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Gù

顾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夏朝时有顾国,夏末顾国被商汤攻灭,散居各地的顾伯子孙便以国名为姓,称为顾氏。二是以封地为姓氏。越王勾践后裔,在汉代时被封于顾邑,子孙以封地为姓氏,即为顾氏。

顾姓分为两支,一支发祥于河南范县,另一支发祥于浙江绍兴。南方顾姓后来成为会稽一带大姓,汉魏六朝时与陆、朱、张合称为会稽四姓。三国至唐代,顾姓一直是江东四大姓之一。明初,顾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等地。明代中叶时,顾姓不仅分布于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福建、广东、四川等地,而且在北方的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北、内蒙古等地也有顾姓人居住。明末至清中叶,顾姓赴台湾,播迁海外。如今,顾姓尤以江苏、浙江等省为多。

顾姓历史人物有顾恺之,东晋著名画家、文学家。工于诗赋,尤善绘画,他的瓦棺寺壁画《维摩诘像》曾轰动一时。他认为画人重在传神,强调“以形写神”,其画法与画论,对中国绘画艺术影响甚大。顾况,唐诗人。善画山水。工于写诗。诗质朴平易,喜用口语,句法长短错杂,活泼流动,对白居易新乐府有一定影响。他的诗作多针砭时弊,同情下层人民。顾宪成,明政治家、东林党创始人。他与高攀龙,弟允成讲学东林书院;与赵南星、邹元标号为三君。他们讽议朝政,品评人物,学时名士云集响应,遂结成东林党。顾炎武,明末清初思想家。少年时参加“复社”反宦官权贵斗争,后参加抗清起义。工于诗文。对国家典制、郡邑掌故、天文仪象、音韵训诂之学等,都有研究。晚年治经,侧重考证,开清代朴学风气。

顾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九十三位。


顾伯,夏殷侯国也,子孙以国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顾氏谱云: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,汉封东瓯,摇别封其子为顾余侯,因氏焉,汉初居会稽。(见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》)

出己姓,夏伯,夏商侯国,成汤伐韦顾,顾之子孙散亡,以邑为氏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

▲〈三国吴〉顾雍,吴郡人,丞相。〈唐〉顾况,苏州人,诗人。〈明〉顾正谊,松江华亭人,画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Fú/Fwu【源】 源出考工凫之后,以官为氏(15,60,62)。凫人为古时主造钟者之官。【变】 亦作〔鳧〕(12,60)。

  • 蒙雅

    读音:Méngyǎ【综】清正白旗满洲马甲楚尔布之妻为蒙雅氏(260)。

  • 楚丘

    读音:chǔ qiū【源】①春秋时鲁掌卜大夫楚丘,其后或以为氏(60,62)。②楚丘,春秋时戎地,汉时置巳氏县,隋时改为楚丘县,故城在今山东曹县东南。或以地为氏(60,62)。 【人】楚丘先生,孟尝君

  • 歸海

    读音:Guīhǎi【源】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pǔ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②清室爱新觉罗氏后裔,以名为姓(62,63)。【布】江苏启东(311)、辽宁沈阳(62)、台湾新竹、高雄、台北、屏东(68,261)、山东垦利、北京等地均

  • 读音:zhāo【源】 ①夏禹之臣昭明作衍历(60,62)。此乃昭姓之始。②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昭王熊轸有复楚之大功,子孙遂以谥为氏。与旧族屈、景皆为楚大族,称之三闾(7,12,15,17,60)。【望】

  • 嘎爾哈坦

    读音:Gā’ěrhātǎ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鄂托克旗有此姓(318)。

  • 读音:lì【源】 ①黄帝臣力牧之后(1,6,7)。②台湾土著姓(65)。【望】 临安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台湾(68,261)、四川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力题,汉时鲁相(6,12)。现

  • 读音:Lá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奉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奉新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巴格爾

    读音:Bāgéěr【综】 达斡尔族姓。属鄂斯尔哈拉,汉姓为鄂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出自鄂斯尔哈拉(氏族),后或改单姓“鄂”。盖取其哈拉鄂斯尔之首音谐“鄂” 以为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