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ǔ
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江苏武进(31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内蒙古乌审旗(369)、云南镇雄(331)、台湾桃园、台北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长治、江西之新余,福建之清流,广西之荔浦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宋代有雨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ōu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江苏武进(314)、贵州赤水(442)、四川康定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运城、忻州及吕梁地区均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鶻提勃悉野

    读音:Gǔtíbóxīyě历史上吐蕃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“鹘提悉补野” 曰: “…… 《唐书·吐蕃传》作鹘提勃悉野。”详见“鹘提悉补野”条。

  • 读音:Guān【音】 又音Guàn(17)。【源】 系自姒姓。夏王启之庶子五人,食邑于观(故城在今山东曹县西),五观之后为诸侯,有罪,夏王灭之,子孙以国为氏(7,9,12,15,17)。【望】 魏郡(

  • 读音:Jiāo【源】①古有胶侯国,在沛之公丘(故城在今山东滕县西南14里),其后以国为氏,见《郡国志》(17,62)。②商末贤人胶鬲之后(9,11,12,15,17)。 【望】朝歌(17,60,418

  • 读音:mé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曹公孙会封于鄸(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北),子孙以邑为氏(15,21,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曹公孙封于, 以

  • 樹洛干

    读音:Shùluògān【源】 吐谷浑之后有树洛干氏(60,62)。【变】①后改为树氏(7,15,27)。②〔树若干〕(12,60,70)、〔树洛于〕(63,70)、〔树洛千〕(27)、〔树落于〕(6

  • 和爾

    读音:Héěr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塔布诺特(23,63,260)。【人】 和尔栋阿来,清蒙古镶白旗人,清初累功授一等轻车都尉,任副都统兼都察院副都御史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塔布诺特地方,

  • 读音:Xiā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贵姓何来·古今姓氏表》(77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王述民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烏迪爾

    读音:Wūdí’èr【源】 明清时黑龙江下流奇勒尔人姓。部分奇勒尔人后融合于赫哲族中(429)。

  • 伊勒齊勒

    读音:Yīlèqílè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译作 “也里吉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