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íng

【源】 ①伏羲裔孙、商时诸侯逢伯陵之后(60,62)。②尧帝之子为丹朱,丹朱之孙为陵,其后有陵氏(17,60,62)。③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大夫陵尹喜之后,以官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④鈆陵卓子之后改姓陵,见《吕氏春秋》(9)。⑤春秋时陵子寿胡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【望】 南阳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湖南攸县(283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萧山(209)、台湾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陵茂,明时高邮州人,永乐中任滦州同知(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鱼台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,广东之新会、高要等地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载其源: ①“当出伏羲裔孙——商诸侯逢伯陵之后。” ② “或丹朱孙陵之后。”丹朱,帝尧之子。此皆以名为氏。

明代有陵茂,高邮人,永乐中任滦州同知; 又有陵云,通道知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Páo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甘肃之酒泉有分布。此姓系酒泉市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㝸勒

    读音:Biànlè【源】 西夏人姓。亦作㝸(31)。【人】 㝸勒德元,西夏时武功大夫(31,63)。

  • 读音:qián【音】 乾氏有Gān、Qián二音,且源出不同,参见乾(Qián)姓。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9,11,12)。宜出于竺乾,与昌意之子乾荒之乾不同(60,62)。②北魏时有乾氏(17,44

  • 读音:mián晋大夫食采绵上,子孙氏焉。(见《姓苑》)绵氏,晋大夫食采绵上,因氏焉。今大通监绵上县是其地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邑为氏》)尔朱氏后改为绵氏;又尔绵氏亦改绵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  • 歐羊

    读音:Ōuyáng【源】 越王之后有欧羊氏(17,62,63)。或为欧阳氏所改(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引《姓觿》注云:

  • 柏史

    读音:Bǎishǐ【综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季融

    读音:jì róng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斗廉之子季融之后,子孙因氏,见《世本》(4,6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羋姓。《世本》: ‘楚鬬 (斗)廉生

  • 读音:yì小邾子后有绎氏;楚公族有绎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读音:yù【源】 愈豆氏所改(62)。【布】 河南林县(343)、北京、上海(91)、台湾新竹、台南、高雄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愈植,宋宝庆中知高安县军事(15,2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

  • 莊張

    读音:Zhuāngzhāng【综】明时山东曲阜孔府佃户有庄张天见(247)。或系庄、张两单姓合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