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ǎn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临汾,陕西之韩城,辽宁之昌图,湖北之老河口,安徽之泾县,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回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载:“陕护,见 《印薮》。” 未得其详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氏考略》 称: “以地名为姓氏。战国陕邑,即今河南陕县。” (按: 查 《姓氏考略》 未见 “” 氏,姑录以待考。) ②回族陕姓,为��姓所改。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注云: “明天顺间, 进士��茂, 公安人, 帝以音同改姓陕氏。” 《中国人的姓名·回族》 引 《清真释疑》 亦云: “明��茂, 湖广公安人……登天顺甲申科进士。廷试时,上不识其姓,问内阁李贤, 对曰: ‘��音陕。’ 即以御笔改为 ‘陕’。”或按:“‘��’ 本 ‘彡姐’,陇西羌姓。 《汉书》: ‘西羌彡姐傍种反。’ 后 ‘姐’ 去 ‘女’ 作 ‘且’,遂合二字为 ‘��’, 而音 ‘陕’ 耳。”

明代有陕巴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án阎姓的来源主要是以封地为姓氏,有两种说法。一是周武王封太伯曾孙仲奕于阎乡,后人以为姓氏;二是春秋时期,晋成公的儿子懿封于阎,其子孙以封地名为氏。阎姓发祥于今河南、陕西、山西

  • 口引

    读音:kǒu yǐn【源】 ①黄帝之后有口引氏,见《路史》(60)。②代北姓(27)。一说,口引氏系北魏时若口引氏所改(70)。【变】 ①亦作若引(27)。②后改为口氏(60,62)。一说亦有改为寇氏

  • 读音:Jūn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大夫无钧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2,17,60)。作元钧,误(60)。【望】 楚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钧喜,汉时御史(6,2

  • 巨辰經

    读音:Jùchénjīng【源】 系自子姓。周时宋国始君微子启之后,见《潜夫论》(5,60)。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《潜夫论·志氏姓》云: “宋微子后有巨辰经氏。”此当

  • 读音:Yǒu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称: “见‘羑’ 条。”查其“羑”条,则云: “极罕见姓。来源:①羑里,一作牗里 (在今河南汤阴北),周文王曾囚于此,居者以地名为氏; ②羑

  • 读音:Shā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祁射

    读音:qí yè【综】 战国秦惠王时有祁射子,见《说苑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收载并注此音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“祁夜”云:“晋有祁夜氏,祁夜大夫之后。

  • 析成

    读音:xī chéng【综】 春秋时齐有析成(12,21,60)。而邓名世认为“析成”非复姓(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春秋时齐有析成鉏。

  • 病坊

    读音:Bìngfāng/Pingfang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读音:Zhǎn/Jaan,Ja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北京有此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