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Chén

陈姓的来源大致有两个。一, 源自国名。帝舜的后代胡公满被周武王封于陈国(今河南东部和安徽部分地区), 并将其女嫁给他, 伺奉舜祠, 其后人以国名为姓。二, 源自少数民族改姓。例如, 北魏鲜卑族原有三字姓侯莫陈氏, 后随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, 在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时改为单姓陈氏。此外, 还有白姓、高姓等姓改为陈姓。

陈国灭亡后, 陈闵公的长子剑, 为避亡国之祸, 改名为衍, 称陈衍, 逃到阳武户牖(在今河南兰考东北); 还有一支是因避难而移居阳城(今河南登封东南)。西晋末年, 中原战乱频繁, 各界人士纷纷渡江南逃, 移居江南各省, 有一批人迁至今福建, 其中即有陈氏。

陈姓历史人物有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, 他和吴广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战争。陈平, 汉惠帝时左丞相,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宰相之一。陈琳, 汉末文学家, “建安七子” 之一。陈寿, 西晋史学家, 《三国志》作者, 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四史。玄奘, 姓陈名祎, 世称三藏法师, 是《西游记》中唐僧的原型。陈子昂, 唐代文学家, 他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,对唐代诗歌发展影响巨大。现当代著名的陈姓人物如大家熟知的陈独秀, 1915年创办《新青年》, 他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。

陈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十位。


陈氏,初封虞城,后封于陈,今陈州治,宛丘县是也。本太昊伏羲氏之墟,周武王克商,力求舜后,以备三恪,得胡公满,封之陈以奉舜祀,子孙以国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国为氏》)

舜后胡公妫满之后,公子完奔齐,为陈氏。(见《广韵》)

后魏侯莫陈氏改为陈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▲<春秋齐>陈乞,事景公为大夫。<汉>陈平,阳武人,汉初名将。<宋>陈亮,永康人,诗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雷子

    读音:Léizǐ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康薩顙

    读音:Kāngsàsǎng【源】 藏族姓。青海果洛地区四大房名之一(249)。

  • 读音:bá后梁有跋异,��阳人,画家。(见《五代名画补》)极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入声部。未详其源。五代时有跋异,汧阳人,工画佛道神鬼。

  • 读音:Shèng盛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自姬姓。周武王灭商后,分封了许多同姓诸侯国,其中就有盛国,后为齐国所灭。盛国公族子孙遂以国名为姓。二是为改姓,汉元帝名刘奭

  • 拜托里岱

    读音:Bàituōlǐ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 “七十二种姓”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别贴里歹”。

  • 伊拉喇

    读音:Yīlālǎ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正蓝旗中有伊拉喇氏(256)。又,清正黄旗满洲马甲舍神泰之妻为伊拉拉氏,正蓝旗满洲护军富光之妻为伊拉尔氏(260),〔伊拉拉〕、〔伊拉尔〕似均系伊拉喇之异译。

  • 缙雲

    读音:Jìnyún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炎帝之后,见《世本》(91)。②相传黄帝以云纪官,夏官为缙云氏,见《服虔左传注》(60)。后以为氏(17,60)。

  • 务成

    读音:wù chéng尧师务成,舜师纪后。(见《潜夫论》)舜学于务成昭。(见《荀子·大略》)

  • 读音:Lā【综】 源出不详,或系由蒙古人名改成(62)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内蒙古伊克昭盟扎萨克旗有此姓(6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邑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夏佳

    读音:Xiàjiā【综】 清镶红旗满洲领催四儿之妻为夏佳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