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狄
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zhí lí【源】 北魏时蠕蠕族别帅有植黎氏(12,27,44,60)。【人】 植黎勿地,北魏时蠕蠕别帅,降魏(12,27,44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后
读音:Mó/Mwo【综】 《穆天子传》:封膜昼〔昼〕于河水之阳。郭注,膜昼人名。按当是姓膜名昼,封者赐以爵邑也。张彦远《名画记》云:郭璞《穆天子传》姓封名膜画。断云,封膜作画,皆以封为姓。以昼〔昼〕为
读音:A-zhuó【综】 彝族姓(208)。古候旺尼、阿鲁等家支均有此姓。属阿鲁家支的亦称〔海惹阿卓〕。四川雷波、云南昭通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wà mò【综】 唐时回纥酋长嗢没斯,于会昌中赐姓李名思忠,见《唐书·武宗纪》(60,62)。历史上回鹘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唐书·武宗纪》注云: “唐有回纥酋长嗢没斯,会昌
读音:tǒng wàn代北人姓,后改为万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Yǒ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武昌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武昌县公安局提供,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óu nú【源】 北魏时代北人姓。亦为侯氏,见《路史注》(60,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路史·注》云:“(北)魏之侯奴氏亦为侯氏。”(按:疑当与“俟奴”
读音:Tǎtǎér【源】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塔塔儿氏(12)。塔塔儿系蒙古诸部之一,金时分为六部,游牧于呼伦贝尔湖以西。以部为氏(32,79,384)。今蒙古族仍有此姓(384)。【变】亦作〔达达儿〕
读音:Hà’ěrzhū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领催索住之妻为哈尔朱氏(260)。
读音:Jǐ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