闉
【源】楚大夫闉舆罢之后(7,60,62)。【望】南郡(17,418)。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春秋时有闉舆罢,仕楚,为大夫,为吴子所囚。” 《左传·定公五年》 载: “师大败,吴子乃归。囚闉舆罢。闉舆罢请先,遂逃归。”舆罢,疑其即闉姓之始。
【源】楚大夫闉舆罢之后(7,60,62)。【望】南郡(17,418)。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春秋时有闉舆罢,仕楚,为大夫,为吴子所囚。” 《左传·定公五年》 载: “师大败,吴子乃归。囚闉舆罢。闉舆罢请先,遂逃归。”舆罢,疑其即闉姓之始。
读音:Shē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湖南之冷水江有分布。汉族、畲族皆有此姓。此姓系冷水江市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。(按:汉族之畲姓,未详其源;畲族之畲姓,当以族名为姓。)或作“畲”。
读音:Mī【音】 旧音Mǐ(86)。【源】 见《龙龛手鉴》(86)及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或系咩布、咩迷、咩铭、咩屈等西夏姓所改。【变】 一作密(30)。【人】 咩讹埋,西夏副统军,党项人(4
读音:Āchě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马边有分布。此姓由马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Ālètǎnèmǐòk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喀喇沁(23,63)。【变】 清镶白旗满洲前锋校平保之妻为阿尔台鄂吾克氏(260),〔阿尔台鄂吾克〕似即阿勒坦鄂谟克之异译。【人】 阿
读音:Zhōuxiàng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有舟相氏,见《家语》(6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引 《元和姓纂》注云“春秋姓。‘鲁舟相氏,见《家语》’。”
读音:Zhāngyī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八旗中有章依氏(256)。又有张依氏(254),〔张依〕似即章依之异译。
读音:bá liè lán拔列兰氏后改为梁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拔列兰氏,改为梁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三字姓》)
读音:lái莱氏,子爵,其俗夷,故亦谓之莱夷。今登州黄县东南二十五里,有故黄城,是莱子国。襄六年,齐灭之,子孙以国为氏。晋有大夫莱驹,汉有莱章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国为氏》)商裔,封莱。(见《世本》
读音:Tuōkètuōtá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《列传》布尔哈苏,托克托台氏。”归“以姓为氏”之列。
读音:Yì【综】 现代罕见姓,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