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ǜ

【音】 又音卢(Lú)(12,60)。【望】 ①楚大夫鑢金之后(7,12,17,60)。②见《姓苑》(6,15,21)。史树青《我国古代的金错工艺》:鑢金氏,系职称(86)。以职为氏(60)。【变】 一作鑪(60,63)。【望】 江陵(17,60,418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。郑樵注云: “鑢, 音 ‘虑’, 又音 ‘卢’。楚大夫有鑢金。” 《汉语大字典》 音lǜ, 其注云: “姓。《左传》 定公四年 ‘鑢金初官於子期氏。’ 唐陆德明释文: ‘本又作鑢’。

史树青 《我国古代的金错工艺》 谓: “并非鑢氏也,而是鑢金氏, 以职为氏, 故称。”

一音lǜ; 又作 “鑪 ()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ǔ【源】 ①西周铜器铭文上所见之古氏(94)。 ②与楀通,见《考工记·轮人》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大陆北方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

  • 阿布蘇

    读音:E-bùsù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马甲彤韶之妻为阿布苏氏(260)。

  • 石敦

    读音:Shídū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舒尔都(24、63)。【望】 金源(71)。【人】 石敦寺家奴,金时侍正,见《金史·完颜匡传》(71)。

  • 读音:shàn【源】 《诗》仲允膳夫。《郑笺 》“钟允,字也”。人表作膳夫仲述。膳氏当为仲允之后(60,63)。《元和姓纂》掌膳羞之官,其后以官为氏(6,15,21,60)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,掌王之

  • 读音:biàn【源】 ①古有弁国,见《国名纪》。一说,��国之后,去邑为弁氏(17)。②与卞同,以地为氏(60,62)。一说,弁或即弁山,在今浙江湖州西北18里,毗连长兴界

  • 读音:qí【源】 ①相传为黄帝之臣岐伯之后,见《姓源》(7,9,11,12,17)。歧为夏商以前国,故以国为氏(21)。②岐,周故都,在凤翔岐山(故城在今陕西岐山),至周文王时始迁于丰(一作酆,故城在

  • 別速

    读音:Biésù【源】 别速,蒙古族名,亦作〔别速惕〕(397)。系成吉思汗六世伯升豁儿多申之弟察刺孩领忽之子别速台之后,见《元朝秘史》(397)。【变】 ①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伯苏岱〕(24)。

  • 舒子

    读音:shū zǐ【源】 ①舒子(参见舒姓),春秋时灭于徐,子孙氏焉(12,15,21,60)。 ②任姓后有舒子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

  • 金庫

    读音:Jīnkù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Dū都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春秋初年,郑国有一个公族大夫公子阏,字子都。性格勇猛,力量很大,所以很得郑庄公的欣赏。他死以后,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字为姓,称为都姓。二是出自公都姓,以封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