鄯善
【源】 鄯善,西域国名,以国为氏(7,12,60)。
历史上西域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西域人,以国为姓。”或称楼兰,汉西域三十六城国之一,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南。
【源】 鄯善,西域国名,以国为氏(7,12,60)。
历史上西域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西域人,以国为姓。”或称楼兰,汉西域三十六城国之一,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南。
读音:guàn观,姒姓,夏有观扈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观为夏同姓之诸侯国,即国语之五观,国灭后氏焉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▲<春秋楚>观射父,大夫。<汉>观鹄,零陵人。
读音:Shèng盛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自姬姓。周武王灭商后,分封了许多同姓诸侯国,其中就有盛国,后为齐国所灭。盛国公族子孙遂以国名为姓。二是为改姓,汉元帝名刘奭
读音:Mùjímùlā景颇族姓氏。相传为瓦切娃时期二十六大姓之一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Xuānqiū【源】系自芈姓。楚文王庶子食采于轩丘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,60)。 【变】亦作〔轩邱〕(12,17)。 【人】轩丘豹,汉景帝时梁相(7,17,21)。历史上
读音:zǐ qí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,春秋时齐惠公曾孙栾施,字子旗,其后为氏(6,7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郑国七穆丰施,字子旗,其后或以为氏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
读音:gōng míng【源】 周康王封唐叔虞子公明于贾(故城在今山西临汾贾乡),后有贾氏,公明氏(60,62)。【望】 汲郡(17,418)。【人】 公明仪,春秋时鲁大夫,南武城人子张弟子(7,17
读音:Gǔchéng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希姓录》 注云:“以地名为姓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Jué【综】 宋刘敞有《弡仲医铭》。弡音掘,敞误释为张字,见《东观余论》(60,63)。一说,弡亦作张,为张之古字,见《字汇补》(80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亦
读音:Zǐxī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郑穆公之孙驷氏之子曰驷黑,字子皙,别以字为氏(7,12,17,21,60)。②系自姓,春秋时楚共王之子公子黑,字子皙,乾溪之难,子干为
读音:Dòumín【源】 楚武王时权尹斗缗之后(17,6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