邵皓
【源】 邵姓有皓首者以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氏寻源》注云: “邵姓有皓首者,以为氏。”皓首,白头,当指白发老人。郑樵将其归入“以名氏为氏”之列,且云: “晋有平阳从事邵皓宣邪。”
【源】 邵姓有皓首者以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氏寻源》注云: “邵姓有皓首者,以为氏。”皓首,白头,当指白发老人。郑樵将其归入“以名氏为氏”之列,且云: “晋有平阳从事邵皓宣邪。”
读音:Jiāféng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氏考略收载。其注引《玄中记》载: “黄帝之臣有茄丰氏。”或改为扶伏氏。又,或为茄氏。
读音:jí【源】 ①春秋时卫公族之后有伋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②齐太公之子丁公伋之后有伋氏(60)。【布】 台湾台南、嘉义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安徽之贵池有分布。
读音:Tiángōng【源】 春秋时楚公族中有田公氏,见《潜夫论》(5)。【人】 田公它成,楚平王孙,见《荀子》(5)。
读音:Lù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7)、《姓谱》(17)及《姓苑》(62)。按,彔姓与錄〔录〕姓不同。【布】 上海、四川成都(91)、河南巩县(301)、临颖(339)、林县(343)、山西代县(335)
读音:Chū【源】见《直音》(15,21)。【变】作〔掳〕(76),误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;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引《万姓统谱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Zhāhǎm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尼马察(一作尼玛察)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尼玛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Fǒu【源】 乡名,在右扶风(故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,户县、咸阳、旬邑以西地区),见《集韵》(80)。当以地为氏。然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、《古今姓氏辩证》(7)均云:剻伯綮之后,国在虞芮之间
读音:Ménggǔ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岳宋大寨(160)。
读音:duō lán代北多兰部大人,因以为姓。(见《广韵》)多兰氏,后魏初,多兰部大人,因氏焉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读音:Wūzhū【综】 柔然部姓,《北史》有乌朱贺赖(17,62)。柔然,古族名,亦称蠕蠕,源于东胡,北魏时建立柔然国,酋长社仑称丘豆伐可汗,西魏废帝元年并入突厥。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