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Páng

逄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炎帝子商初受封于逄,后人以原国名为姓氏。二是据说夏朝有弓箭手叫逄蒙,曾拜后羿为师,其后代也随着他姓逄。

逄姓历史人物有逄同,周代越国人。越王勾践想报亡国之仇,采用逄同建议,臣服吴国,结交邻国,利用吴国的骄横麻痹,卧薪尝胆,最终,灭亡了吴国。

逄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九十六位。


【源】 ①字本作逢,后世分逢、逄为二字(60)。 ②羿之家众有逄蒙,见《孟子》(15,21)。故夏时已有逄氏。【望】 谯郡(17,21,418)。【布】 台湾(64,68,261)、北京、山东高密、莱阳、即墨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逄萌,汉时北海都昌人,亭长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东之平度、昌乐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,甘肃之徽县,辽宁之清原,云南之马关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集韵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字本作 ‘逢’,后世分逢、逄为二字。” 其据 《隶变》 注“” 云: “商诸侯逢伯陵之后,望出北海。(按: 《左传》有逢伯陵、逢丑父,东汉有逢萌、逢丝,《庄子》‘羿、逢蒙不能睥睨’,皆作逢迎之 ‘逢’。)后之言姓者皆作 ‘逄’。石刻有故博士赵傅逢府君神道逢童之碑,其篆文皆从 ‘夆’,颜师古匡谬正俗云: ‘逢姓者,盖出於逢蒙之后,读当如其本字。更无别音。据此则书作 ‘逄’、读若 ‘庞’ 者,非是。”余谓: 姓氏之出并无至理可言,即使讹谬,亦为所出之因,重要的是: 今天的的确确有 “” 姓,且音 “”,这是事实。岂能因颜师古说过“盖出逢蒙之后,读当如其本字,更无别音” 而断言 “书作 ‘逄’,读若 ‘庞’者。” 非是!

周代有逄同; 汉代有逄安; 宋代有逄纯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Chó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7,10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有载。其注“畴”云: “《风俗通》云: ‘挚畴之后。’ 或作俦。”此以名为氏。

  • 羸土

    读音:Léitǔ【源】 柔仆氏、羸土氏亦帝喾末裔(19,21)。

  • 蒼伯

    读音:Cāngbó【综】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yú【源】 畬客(即今畲族)之姓,以蓝、盘、雷、钟为同姓,同姓亦可结婚,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,86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【变】 一作〔畲〕。【布】 浙江开化(310)、江山(3

  • 读音:Ché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安徽淮南(362)、辽宁(63)、河北武清、北京大兴(62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、新竹、彰化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

  • 鸠摩

    读音:jiū mó【源】 晋时西域天竺人姓。隋时赤土国有鸠摩氏,见《隋书》。宋时真腊国有鸠摩氏,见《宋书》(60,62)。【人】 鸠摩炎,晋西域龟兹国师,驸马。子鸠摩罗什,为僧入中国(21)。鸠摩氏,

  • 读音:Dǎng【音】 又音Dǎnɡ(17)。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文王支庶之后有党氏(17)。②上党,春秋时晋大夫之采邑(故城在今山西长治北),因氏(17)。③鲁大夫采邑。鲁庄公二十四年筑台临党氏,其

  • 連都

    读音:Lìándū【源】西夏人姓(24)。 【人】连都敦信,西夏武节大夫(24)。历史上西夏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西夏有武节大夫连都敦信。未详其他。

  • 瑪希

    读音:Mǎxī【综】清正红旗满洲马甲七十四之妻为玛希氏(260)。又,正蓝旗蒙古马甲倭西勒之妻为玛喜氏(260),〔玛喜〕似即玛希之异译。

  • 奄里

    读音:Yǎnlǐ【源】 即淹里,本邑名(故城在今山东曲阜东),居者以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一作〔淹里〕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即淹里,本邑名,居其地者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