辥
【源】 见《六书正讹》(63,81)。辥,国名,见《正韵》(81)。辥、嶭形异音别,是二个完全不同之姓。同薛,见《广韵》(86)。清各省通志中,薛、辥二字通用。【人】辥融,三国时魏人,见《舆地纪胜·潼川府路·合州·人物》(86)。
【源】 见《六书正讹》(63,81)。辥,国名,见《正韵》(81)。辥、嶭形异音别,是二个完全不同之姓。同薛,见《广韵》(86)。清各省通志中,薛、辥二字通用。【人】辥融,三国时魏人,见《舆地纪胜·潼川府路·合州·人物》(86)。
读音:Diào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Bǎigāo【源】 唐虞时之姓(60,62)。历史上极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唐、虞时之姓。” 唐,指唐尧,即帝尧;虞,指虞舜,即帝舜。未详其他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
读音:Xiāngcháng【源】 禹分舜之少子于西戎,至秦厉公时有羌、无弋、爰剑。其曾孙曰忍、曰舞,忍生九子为九种,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。之一为研种,研之十三世孙曰姚,居代,雄洮罕之间。至西晋时姚弋仲者
读音:bǐ【源】 古有鄙国,后因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鄙,古国,后以为氏。” 又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云: “周朝有
读音:Jīngǔ【综】 彝族姓。又称〔海耶金生〕,属卜余家支,四川昭觉、云南丽江、宁蒗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Lǎlái阿昌族姓氏。今云南之陇川有分布,或改单姓“赖”,盖取 “喇来”之尾音谐汉姓“赖”而得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阿昌族》有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nán yě【综】 南野,县名(故城在今江西南康西南章江南岸),见《吴录》。以所居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1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《姓氏考
读音:Xí【源】 秦汉时湘,川一带賨人(今土家族之先民)七姓有袭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2)。【望】 蜀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山西绛县(324)、河北乐亭(33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
读音:Mí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浙江上虞(27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广东顺德(363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、运城,黑龙江省之嫩江县,安徽之临泉等
读音:qǐ【源】①见《姓苑》(9,12,15,17)。②蒙古族姓(369)。 【望】渭阳(17,418)。 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(68,261)、云南建水(409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