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越彊

越彊

读音:Yuèqiáng

【源】 或分自越勤氏(参见越勤氏),或为越勤氏之讹(70)。【变】后改为越氏(7,27,60)。

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 注云: “代北人姓,后改为越氏。”郑樵注“”亦称: “越彊氏改为越氏。” 今中华书局标点本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无“越彊” 氏。其《校勘记·四二》 称: 《疏证》 云: “ 《姓纂·十月》 引《志》,‘越勒、越彊并改姓越’,《通志略二》 引 《志》亦云 ‘越彊改越’。‘勤’、‘彊’,古韵相通,故歧为二氏,即此可证字当作 ‘勒’。”并引本书卷二 《太祖纪》天兴五年十二月、卷三 《太宗纪》 永兴五年四月及七月、卷一六 《阳平王熙传》 并见 “越勤部”,证此 《志》 “”字为 “”之讹。《胡姓考》 又引 《北齐书》 卷一七 《斛律光传》 见周将 “越勤世良”,补《疏证》 所未举。“” 字疑当作 “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達者

    读音:Dázhě现行彝族姓氏,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为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Cuò【音】 又音醋(Cù)(9,11)。【源】①周文王之子滕叔绣食采于错,后灭于宋,子孙以邑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宋大夫西乡错之后,见《世本》(4,60,62)。一说,宋太宰错居之后,见

  • 隨巢

    读音:Suícháo【源】 墨子弟子随巢氏之后因氏(7,11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战国时有随巢子,墨翟弟子,著 《随巢子》六篇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有载。

  • 紇豆陵

    读音:Hédòulíng【源】 ①少康子龙留居仍,为窦氏,其后裔入鲜卑拓拔部,居南境代郡,号没路回,为没鹿氏。北魏武帝命为纥豆陵氏,见《路史》(27,60)。一说,西魏赐窦炽之先为纥豆陵氏(27,60

  • 孤邱

    读音:Gūqiū【源】 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

  • 終利

    读音:Zhōnglì【源】①嬴姓之后分封,以国为姓有终黎氏,见《史记》。《东观汉记》作终利。终黎、终利原为一姓(6,12,15,60)。②汉时上谷太守郝贤,封终利侯,其后以封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

  • 中村

    读音:Zhōngcūn现行罕见复姓。今河北之昌黎有分布。此姓系昌黎县公安局提供。本日本人姓,入中国籍,遂以日文汉字姓氏而为姓。

  • 读音:qú【源】 相传伏羲之后有朐氏,见《路史》。朐,故城在今浙江寿昌西北,以地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1,21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山东桓台有此姓。【人】 朐邴,汉时

  • 舒發察

    读音:Shūfāchá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绥芬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绥芬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布兀剌

    读音:Bùwùlá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