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Xiè

谢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邑名为姓。周宣王时申伯作邑于谢,其后人便以谢为姓。二是以国名为姓,源于任姓。黄帝之后,任姓别为十族,谢即其一。三是改姓。卫州人谢偃本为鲜卑族人,姓直勒氏,后改为谢氏。

谢姓发源于河南,后谢姓一部迁到淮河上、中游一带,后再迁至今湖北武当山东南的荆山,后又有一部分南迁潇水流域,一部分入重庆涪陵。汉魏,谢夷吾发迹于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一带。两晋南北朝时,谢姓显贵于东晋南朝。隋唐五代,谢姓在东南沿海地区或中原一带繁衍播迁,后一支迁至江西宁都。宋时,谢姓迁居福建。明末谢姓入台湾,并进入东南亚各地。如今,谢姓尤以广东、江西、四川、湖南等省为多。

谢姓历史人物有谢安,东晋大臣。先隐居会稽东山,年四十余始出仕,后位至宰相。淝水之战,谢安任征讨大都督,运筹帷幄,大获全胜。谢玄,东晋名将,谢安侄。组织北府兵以御前秦,以少胜多,获淝水大捷。谢灵运,南朝宋诗人,擅长山水诗赋,为传统山水诗派的开创者。冰心,原名谢婉莹,现代著名文学家,她的语言清丽婉约,自成一体,被称为“冰心体”。

谢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十四位。


姜姓,炎帝之后。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,今汝南谢城是也,后失爵,以国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谢偃之祖孝政,本姓直勒氏,改姓谢。(见《旧唐书·文苑传》)

▲<汉>谢弼,东武阳人。<南朝宋>谢灵运,诗人。<清>谢希逸,宜兴人,数学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儀渠

    读音:Yìqú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有载,其注“义渠” 云: “古西戎国名,又作 ‘仪渠’。今甘肃省安化、合水、正宁、环宁、泾州诸县皆其地,秦义渠县城在今宁县西北。”参见 “义渠

  • 读音:ruì锐为微子后。(见《路史》)齐有锐司徒,主锐兵者。(见《左传》)升平中,鲜卑有御史中丞锐管。(见《广韵》)

  • 读音:Dò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汉时西南夷有白狼、动粘诸种,活动于今四川汶川县以西地区,汉明帝时慕义贡献,或留中原者,以号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

  • 末那樓

    读音:Mònālóu【综】 代北莫那楼氏之异译(70)。亦作〔末那娄〕(27),〔末耐娄〕(70)。【人】 末那楼霍,南北朝时后燕襄城公(9,1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

  • 读音:Mó/Mwo【综】 《穆天子传》:封膜昼〔昼〕于河水之阳。郭注,膜昼人名。按当是姓膜名昼,封者赐以爵邑也。张彦远《名画记》云:郭璞《穆天子传》姓封名膜画。断云,封膜作画,皆以封为姓。以昼〔昼〕为

  • 密扎

    读音:Mìzh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尼玛察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尼玛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噶巴喀

    读音:Gábākā【综】 清时满洲人姓。噶巴喀翁果尔海,清满洲镶黄旗人,乾隆中平台湾有功,于骑都尉世职,平廓尔喀有功,图形紫光阁(72)。一作〔噶尔巴喀〕(436)。

  • 沭蘭

    读音:Shùlá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望出任城”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婆和

    读音:pó hé【源】 西域阿罗单国有婆和氏,见《南史》(60,62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南史》注云: “阿罗单国有婆和氏。”《南史》有婆和沙弥。

  • 惹列

    读音:Rěliè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阿尔家支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