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Héng

衡姓主要源于姬姓伯禽后代有公子衡,其子孙以祖上名字命氏。

如今衡姓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。

衡姓历史人物有宋朝人衡贡,擅长写文章,文章辞藻华美,名冠当时。

衡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四十七位。


【源】 ①伊尹为汤阿衡(税官),子孙以衡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2,15)。②系自姬姓。鲁公子衡之后,以字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,62)。③系自妫姓。陈公族之后(8,17)。④三国时袁绍为曹操所败,支孙避于衡山,改袁姓为衡氏(7,12,15,60)。⑤清满洲人姓。世居沈阳(23)。今满族姓(344)。【望】汝南(17,418)。【布】湖北钟祥(388)、台湾(64)、江苏、陕西彬县、四川蓬溪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衡胡,春秋时莒人(17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很广,今上海之松江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围场、鸡泽,山东之东平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,陕西之韩城,甘肃之徽县,辽宁之清原,江西之崇仁,湖北之老河口等地均有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引 《风俗通》 云:“伊尹为汤阿衡,子孙以衡为氏。”汤,指商汤。商代之开国君主; 阿衡,商代官名,负责保护、教养。②又云: “鲁公子衡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” 此当系出姬姓。③又云: “袁氏改为衡氏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《姓谱》亦云: “袁绍败后,支孙避於于衡山,改为衡氏。”

汉代有衡咸,齐人,王奔时为讲学大夫; 唐代有衡守直; 宋代有衡贡; 明代有衡岳,桂林知府,以廉吏称; 清代有衡虞衡,顺治己亥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Léi雷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方雷氏。古诸侯方雷氏,以国名为氏,后一支改为单姓雷。二是以祖名为姓氏,黄帝有臣子雷公,后世以祖名为姓氏。三是少数民族姓氏,东汉末以及魏晋

  • 读音:Yǎo/Yeau,Yau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寧塔

    读音:Níngtǎ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前锋法保之妻为宁塔氏(260)。

  • 佟尼耀特

    读音:Tóngníyào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,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读音:Fá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雍吉烈

    读音:Yōngjíliè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元有李兰奚,应昌人,为雍吉烈氏,幼孤能自刻励如人,袭父官为齐王司农,从世祖征乃颜,因功授信州达鲁花赤。”

  • 鄂覺特

    读音:Àojuétè蒙古族姓氏。后或取其首字而为单姓“鄂”。蒙古族画家鄂松年,本姓鄂觉特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。

  • 读音:Yuá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63)。【布】 台湾南投有此姓(68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Jié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新泰有此姓(359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昌黎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昌黎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(按: 昌黎境内有碣石山,居者或当以山名

  • 读音:Duàn段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段姓始祖是共叔段,共叔段为春秋时郑武公少子,兵败死于共国之后,共叔段孙辈就以祖父字为氏。二是源于李姓,为段干氏所改。据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