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孤
【源】代北人姓。薛孤系部落名,以部为姓(45,60,62)。 【变】一作萨孤(60,62)。 【人】薛孤延,北齐时代北人,官都督加征虏将军,永固县侯。后隶高欢为都督,累官至肆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(21,27,61)。薛孤吴仁,唐时官右金吾将军、朔方公(242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北齐书》 注云: “代北人,以部落为姓氏。一作 ‘萨孤’。”
北齐有薛孤延,少骁果有力。
【源】代北人姓。薛孤系部落名,以部为姓(45,60,62)。 【变】一作萨孤(60,62)。 【人】薛孤延,北齐时代北人,官都督加征虏将军,永固县侯。后隶高欢为都督,累官至肆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(21,27,61)。薛孤吴仁,唐时官右金吾将军、朔方公(242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北齐书》 注云: “代北人,以部落为姓氏。一作 ‘萨孤’。”
北齐有薛孤延,少骁果有力。
读音:A-jiā【综】 藏族姓(房名)。汉姓为班,四川阿坝州南坪、平武等地有此姓(249)。
读音:Fùlèh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佛阿拉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富尔哈〕(180)、〔伏尔哈〕(260)。②后改为杨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佛阿拉地方,乃满
读音:zǐ yán【源】 系自姬姓,春秋时鲁季平之子昭伯,字子言,其后以为氏,见《世本》(6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姬姓,鲁季平子生昭伯字子言其后也。本季
读音:Zhī/Jy,Jr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浙江余姚(389)、江苏武进(314)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Qīng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【人】 顷宪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15,21,6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南之益阳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引《
读音:Dú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北蕃右贤王刘去卑之后(12,60)。又,晋武帝咸宁五年,匈奴余渠都督独雍等帅部归化,匈奴人姓,见《晋书》(242)。②羌人姓。西秦时有南羌独如,见《
读音:Yǒ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北京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四川之通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通江县公安局提供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
读音:Shálāwān【综】 台湾土著姓。清道光六年,淡水厅下南庄,即今苗栗南庄乡,赛夏族原有姓沙拉湾者,开疆设隘后改汉姓为钱(65)。
读音:Wúyì【源】 ①舜后有无弋氏(8,60,62)。 ②战国秦厉共公时西羌人姓(6,17)。【人】 无弋爰剑,秦厉共公时人,为秦所拘执,以为奴隶,陇西人(6,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
读音:Dámánggānmùlín珞巴族姓氏,出自博嘎尔部落之达芒氏 (族),而为达芒甘木林氏,氏氏连排,以标示人之所出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