葸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四川富顺有此姓(395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甘肃之永登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四川富顺有此姓(395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甘肃之永登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Mán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蛮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玛勒岱〕(24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
读音:Yóu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穆公之裔,公子子游之后,去水从辵为遊氏(9,17)。故遊氏分自游氏。【变】 游、遊古文通用(17,60)。【望】 冯翊(7,60)。【布】 清时四川(59),今台
读音:Lí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2,80)。或为黎姓所改(91)。【布】 古时淮南有此姓(12,80)。今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 或作“䔧”。其
读音:Dáěrkū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喀喇沁(23,63)。【变】 清镶蓝旗蒙古领催六儿之妻为达尔衮氏,镶蓝旗蒙古护军齐桑古礼之妻为达尔浑氏(260),〔达尔衮〕、〔达尔浑〕等似均为达尔坤之异
读音:Qúntuó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宋史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宋有群陀·毕罗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ài jīn艾斤氏改为艾氏。(见《河南官氏志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收载。其注据《河南官氏志》 云: “艾斤氏改为艾氏。”(按: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去斤氏”。)
读音:Fǒuyǔ【源】 系自姬姓,分自毕氏,见《潜夫论》(63)。春秋时魏侯之裔中有不雨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路史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云: “源于魏姓,系魏侯之裔。”未详其
读音:Báiwē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Duǒ’érzhī/Dorji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朵儿只(Dorji)为元蒙古人名字的组成部分。如甘肃行省平章朵儿只班,湖广行省左丞相朵儿只的斤(399)。疑“朵儿只”非姓,今姑录此备
读音:Dábó【源】 代北姓(60)。即达步,亦即达薄干之省译,为高车人之姓(70)。【变】 后改为褒氏,又有改为裒氏(6,7,17,27,60)。古时褒、裒相通(7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续通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