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Chénɡ/Chernɡ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人】 枨锦,明时河南郸县人,永乐中江苏句容县训导(15,21,24)。
读音:Yúfán【综】秦末项梁将馀樊君,见《史记》(17,62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Guō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极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以虫名为氏。)
读音:bái hóu【源】 ①白,春秋时楚邑(故城在今河南息县包信东南),原为侯国,为楚所灭而设邑,其后因氏(12,60)。②相传古帝柏皇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③汉时有柏侯氏,后音转变为白
读音:Ānyáng【源】 周武王封周章(仲雍曾孙)次子斌于无锡之安阳,后因氏,见《风土记》(17)。亦见《广韵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康熙字典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《中国姓氏
读音:Wūyún现行罕见复姓。今河北之蔚县有分布。此姓系蔚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读音:Dégā【综】 西藏察隅僜人姓。后分为德嘎格拉,德嘎朗高,德嘎格工等姓(435)。
读音:Lǐtǎlī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李塔理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Hēichǐ【源】 ①炎帝之裔封于黑齿,后因氏(17,62)。 ②出自南诏,群蛮有黑齿、金齿、银齿三种,因氏(7,62)。 ③唐时百济国西部人有此姓(6,11,12,17)。【望】 辽海(17,
读音:Qiǎn【源】 谴氏出自辽东,见《姓苑》(7,62)。或以获谴而得氏,如辜氏、救氏、赦氏之类(60)。【望】 雁门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①其注引 《姓苑》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