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爾噶
锡伯族姓氏。本系地名,以地为氏。清乾隆七年(1742年),独石口副都统锡伯人博善奏称: 其高祖名勒福,原系锡伯地方胡尔噶达巴干之人,姓胡尔噶氏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。
锡伯族姓氏。本系地名,以地为氏。清乾隆七年(1742年),独石口副都统锡伯人博善奏称: 其高祖名勒福,原系锡伯地方胡尔噶达巴干之人,姓胡尔噶氏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。
读音:Hàshíkètè【综】 清时驻防察哈尔正蓝旗有哈什克忒氏(259,260)。
读音:huán微子后,宋乐大心采桐门,为还氏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mǐ【源】 ①靡,商时小国(故城或在今四川盐源),周武王灭靡,子孙以国为氏(17,60,62)。②汉时罕幵(故治在今甘肃天水南)豪族有靡氏,或系羌姓(60,62)。【望】 西平(17,418)。
读音:Shào邵姓的来源主要有三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初大臣召康公因食邑于召,被称为召公或召伯。周室东迁后,召公的采邑也随之东移。秦并六国,召公的子孙以原封地“召”为姓,称召氏。
读音:Xī'nàmíng'ā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库鲁默博尔(23,63)。【变】清蒙古镶黄旗中有西纳明安氏(259),〔西纳明安〕似即锡纳明安之异译。【人】锡纳明安都尔玛占,清镶黄旗人,世居库
读音:Cài【源】 ①或以取义蔬菜为氏(62)。隋唐时敦煌地区已有此姓(232)。亦见《内阁大库现存清代汉文黄册》(59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②回族姓。③或衍自蔡姓、蔡
读音:Xí/Shyi,Syi【源】 舜庶子七人,其后裔得国者有息(故城在今河南息县西南),为姬姓之侯国,春秋时灭于楚,其后有息氏,鄎氏(19,21,87)。
读音:Xiàngfāng【综】 《韩非子》墨子弟子有相芳氏(17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姓觿》云:“墨子弟子有相芳氏。出 《韩非子》。” (按: 疑此乃“相芬”之讹,芬、
读音:Ā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楚有阿邱子。后魏殿中将军阿邱及敦。又: 列威将军阿邱寄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阿,《姓氏词典》 音ē。)
读音:xiàng【源】 舜弟之裔(17,62)。舜之弟象封于有庳(故城在今湖南道县北),其后有象氏、库氏、畀氏、鼻氏(19,21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1,12,15,24)。【望】 颖川(17,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