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è

【源】 或为社南、社北氏所改(62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湖南湘潭(373)、宜章(377)、甘肃永昌(392)、台湾桃园、屏东(64,68,261)、北京、辽宁、河南洛阳、四川泸定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社联,明时山西邹县人,选贡,万历年间任邹县县丞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今山西之临汾、太原,河北之黄骅,江西之吉安,浙江之景宁,广西之平乐,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亦收,其注云:“以官名为姓氏。”《周礼》以二十五家为社,有说以二千五百家为社,社有社长。北魏有社崙;元有社佑、社成。

明代有社联,山西人,选贡,万历十七年任邹县县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狄

    读音:bái dí【源】 狄之别种,故西河郡有白狄部,见杜预《左传》注(12,60)。当以部为氏。一说,春秋时白狄国(故城在今陕西延安、山西临汾一带)之后,见《左传》(6,7)。【人】 白狄先生,冯翊

  • 读音:Xùn/Shyun Syun【源】 楚公族之后有氏(19,21)。

  • 读音:Xiàn/Shiann,Syan,Hsie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15,17,21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羡〕(60)。【布】 清时河北冀县(60,62),今陕西城固(383)、台湾桃园(68

  • 步六孤

    读音:bù lù gū【源】 ①代北人姓(12)。②北齐天保末大诛元氏,赐孝昭皇后元氏及其父元蛮为步六孤氏,见《北齐书》(60,62)。又,西魏大统九年,赐陆通为步六孤氏(27,60)。【变】 ①北魏

  • 读音:Xú徐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嬴姓。伯益辅助大禹治水有功,其子若木被封于徐国,后世子孙遂以国为姓。二是徐偃王的后代。徐,古族名,为东夷之一,后建立徐国,子孙以徐为姓。三

  • 仆散

    读音:pú sǎn金姓,望出金源。▲<金>仆散忠义,拔卢古河人,都元帅;仆散师恭,老海达葛人,太子少师。

  • 布爾柱特

    读音:Bù’ěrzhùtè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西木保之妻为布尔柱特氏(260)。又,清正白旗蒙古闲散鄂勒济拜之妻为补尔珠特氏(260),〔补尔珠特〕似即布尔柱特之异译。

  • 读音:zǎn以地为氏。脩武县西北有攒城。(见《左传·杜预注》)

  • 哈蘇哩

    读音:Hǎsū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吉林乌拉(23,63,180,260)。驻防白都讷(白亦作伯)满洲镶红旗中有哈苏哩氏(259,260)。 【变】 亦作〔哈苏理〕(260)、〔哈苏里〕(18

  • 右尹

    读音:yòu yǐn【源】 春秋时楚公子辛为右尹,子孙以官为氏(6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楚公子辛为右尹,子孙氏焉。”尹,春秋时楚国最高行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