疃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Tuò【音】 今陕西甘泉地区之拓姓音榻(Tà)。【源】①拓氏后改为拓氏(15,21)。②元时人姓(15)。③锡伯族托库尔氏后改为拓氏(201)。【布】山西平陆(298)、绛县(3
读音:Zhūyù【源】①齐简公臣大夫诸御鞅之后,见《姓考》(11,17,60)。②春秋时齐、楚均有诸御,为掌君所御之器服饮食诸事之官(60,62),当以官为氏。【人】 诸御己,春秋楚庄王时大臣(61)
读音:Zǐqiān【源】 春秋时齐惠公之孙子栾坚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子栾〕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 注云: “齐大夫后有子牵氏。”未道其
读音:gōng shì【源】 古爵名,久居此爵位者子孙氏焉(6,12,17,60)。春秋时秦国商鞅变法,制定二十等爵位,第一级、即最低级为公士。【望】 汲郡(418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
读音:nán gōng【源】 春秋时卫公族中有南公氏(6,21,60)。【人】 南公子,战国时人,著书30篇,言五行阴阳事(6,12,17,21)。南公揭,秦武王时人(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
读音:Kuòluòtè锡伯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有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Dī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卿以采邑为氏有铜鞮氏。铜鞮氏之支派又有䧑氏、蹄氏、鞮氏、鲑氏(19,21)。②一说,即古隄字,见《姓苑》(9,12,15)。【变】 一作奃(17)。【望】 河
读音:Hé/Her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新泰有此姓(359)。
读音:Shí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、《千家姓》(7,9,62)。【望】 京兆(17,418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、浙江之椒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 引
读音:Jíluǒ【综】 彝族姓。阿侯、阿藏等家支均有吉倮姓,居四川西昌、越西等地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