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òng

【源】 ①古有用国,见《毛诗》,高唐(故城在今山东禹城县西南,乃用国之地,故有用姓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15,17)。②《姓氏考略》按:《毛诗》无用国,《鄘风》有美孟庸矣,据《正义》解:庸为当时列国姓。盖用与庸通,故有用姓(60,62)。【望】 高唐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江西萍乡(371)、南康(406)、台湾台北(64)、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用虬,汉时高唐令(1,15)。用夏,明时陕州人,贡士,嘉靖年间山西辽州吏目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山西之太原、长治、大同、运城、云南之马关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古有用国,今高唐乃用地,故有用姓。《姓考》: ‘古有用国。见 《毛诗》,后以国为氏。’ 《毛诗》 无用国,《鄘风》: ‘美孟庸矣’。(正义): 庸,当时列国姓。盖 ‘用’ 与 ‘庸’通,故有用姓。《汉书》 有高唐令用蚪。望出高唐。”(按: 高唐令用蚪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引作“高唐令用虬”。)

《名士录》 有用羽,高士; 唐代有用明; 明代有用夏,辽州吏目; 清代有用世榜,任典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籍辣

    读音:Jílà【综】 西夏人姓。籍辣思义,西夏党项族,西夏将领(436)。或即天籍辣氏。

  • 篤思剌

    读音:Dǔsīlá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
  • 異奇斤

    读音:Yìqíjīn【源】 高车部十二姓中有异奇斤氏(11,27,44,60,70)。自谓炎帝之裔参卢之后(60)。【变】 ①亦作奇斤(27)。〔异其斤〕(8,17)。②后改为异氏(60,62)。历史

  • 叱列

    读音:chì liè【源】 叱列为代北西部部落名,以部为氏(7,27,60)。一说,系叱伏列氏省字为叱列氏,亦作叱利氏(70)。一说,叱列氏出高车族,而叱利、叱列、叱李,本一姓,后歧分为三姓(242)

  • 藍尹

    读音:Lányǐ【源】 楚大夫蓝尹亹之后,以官为氏(6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楚大夫蓝尹亹 (音Wěi;一音mén)之后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

  • 烏撒

    读音:Wūsā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古候万惹家支,贵州、四川凉山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Jū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郤克,食采于驹(故城或在山西境内),称驹伯,克子錡亦称驹伯,因以为氏,见《左传·类解》(11,17,60)。【望】 河东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有此姓(9

  • 南頓

    读音:Nándùn【源】 顿,周时姬姓国(故城在今河南项城北50里南顿故城),春秋时灭于楚,其后有顿氏、南顿氏(19,21)。

  • 读音:Xū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伯牙吾台

    读音:Bóyáwútái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蒙古族姓,元礼部尚书泰不华,姓此氏。”(按: 疑此即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氏族》所收之“伯要歹” 之别译); 《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