濂
【综】 汉时有濂汝,见《印薮》(15,21,60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援引 《万姓统谱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注云: “以水名为姓氏。濂江,在江西南部。”
汉代有濂汝。
【综】 汉时有濂汝,见《印薮》(15,21,60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援引 《万姓统谱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注云: “以水名为姓氏。濂江,在江西南部。”
汉代有濂汝。
读音:Jīnlèduōlā珞巴族姓氏。乃奴隶氏族之姓,出自阿帕塔尼部落之金勒氏 (族)。金勒,主人姓,多拉,本人始祖名,以为氏。氏氏连排而为新姓。
读音:Wǎlán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、《龙城旧闻》、《瑷珲县志》收载,汉意为“巧妙的”,后或改为单姓“乔”,——盖取其汉意“巧妙”之音,谐以同音汉姓“
读音:Hónghuòduī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镶红旗中有洪霍堆氏(259,260)。
读音:Líng hú令狐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春秋时晋国高官毕万的曾孙魏颗,因活捉秦国大将杜回,受晋国君主封于令狐。其后代子孙遂以封地为姓。令狐姓早期活动于山西一带。令狐郡望出于太原郡。令狐历史人物
读音:Dǔqū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读音:fēi lóng朱襄后裔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Yí【源】 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【布】 台湾台东(64)、江苏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Gǔxī【综】 代北复姓(12,27,44,60)。一即纥奚氏,后改为嵇氏(7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俱收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据 《魏书》注云:
读音:Kuāng匡姓的来源有两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春秋时句须为鲁国匡邑之宰,其子孙以邑名为姓氏。二是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匡(今河南),后世子孙遂以邑名为姓氏。匡姓发源于山东、河南。汉代迁徙于江
读音:Gādé珞巴族姓氏。出自苏龙部落,属母系氏族,其图腾为灶灰。本氏族名,或以代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