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Tú

涂氏源于智氏,主要是以水为姓。战国时,晋国大乱,“三家灭智”,智伯被杀,殃及智氏族人,智家的土地财产被韩、赵、魏三家瓜分。智徐吾(六世祖,智申之弟),时任晋国涂水大夫,以封邑“”为氏,称涂姓,这支族人才得以保全,就是延续到现在的涂氏。

涂姓人家早期主要繁衍于淮河中、下游一带。目前涂姓尤以江西省最为集中。

涂姓历史人物有涂大经,宋代大臣,为宋高宗南渡后绍兴年间进士。生性慷慨,心慕古人高风亮节。他曾经上书请朝廷恢复元祐年间之政,被列为邪党,罢官归家。涂启先,清末维新派人士,湖南浏阳人。学者称“大围先生”。曾考取八旗官学汉教习,未赴任。乡试屡考不中,遂不再参加科举考试。光绪八年开始担任浏阳上东团总,在职十八年。他在团内建围山书院,教授生徒。教学提倡经世致用,中西文化兼取。为支持维系变法他兴办浏阳算学社,并主持创立县立小学堂。后因操劳过度病逝。

涂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六十四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出涂山氏。晋时新吴侯涂钦,渡江南至豫章(故治在今江西南昌),为东南地区涂氏之祖(62)。②南昌洪州涂氏,以水名为氏(12,17,60)。涂水,即今滁河,源出安徽合肥北黄泥段(12,17,60)。③鄂温克族涂克冬氏,汉姓为涂(192)。④锡伯族图克色里氏,汉姓为涂(201)。⑤土家族姓(387)。【变】 亦作凃(62)。【望】 豫章、南昌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 0.064%。尤以广东、江西、湖北等省多此姓,三省涂姓约占全国汉族涂姓人口80%。【人】 涂天明、宋时抚州人,登科(12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山东之龙口、平度、平邑、东平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武汉,江西之崇仁,广东之新会,广西之田林,贵州之从江,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侗、壮、苗、土家、布依、纳西、哈尼、傈僳、锡伯、鄂温克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洪州人,因水为氏。”涂水,即今安徽滁河。滁河源於安徽合肥,至江苏六合县入长江。②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注引 《姓氏族谱笺释》 云: “系出涂山氏 (按: 《姓氏词典》 引作 ‘塗山氏’),晋新吴侯涂钦渡江南至豫 (按: 原文如此,有误,‘豫’ 当作‘豫章’),为东南涂氏之祖。塗山氏乃夏禹之后族。”③锡伯族之涂姓,由图木尔齐氏所改,盖取“图木尔齐”之首音,谐以音同之“” 而为单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 有载,未详其他。④鄂温克族之涂姓,则由涂克东氏所改。盖取“涂克东”之首音,谐以同音之 “”而为单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温克族》有载,未详其他。⑤或为塗姓所简化。涂、塗本为二姓,今塗字简化为“”,故塗姓或有写作“”者。

宋代有涂溍生; 明代有涂文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祕邦

    读音:Bìbāng/Pipang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读音:wú【源】 郚,春秋时周封纪侯之邑(当即郚城县,故城在今山东安丘西南60里峿山),因氏,见《姓苑》(15,17,24,60)。一说,郚为春秋时鲁邑(当即郚乡县,故城在今山东泗水东南),因氏(21

  • 大士

    读音:Dàshì【源】 古狱官称为大士,以官为氏(24,62)。【望】 永嘉(62)。【变】 后讹为太士氏(24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:

  • 弃疾

    读音:qì jí楚平王初名弃疾,即位改名熊居,子孙以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  • 判闕

    读音:Pànquè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,“唐有判阙·特勒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Tái【源】少昊金天氏裔孙曰台骀,其后氏焉,见《风俗通》(1,11,12,60)。【望】平卢(17,60,418)。【布】台湾(64,68,261)、安徽霍邱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台崇,东汉建安时

  • 奧屯

    读音:ótú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部落,以部为姓。其部为乌古论部临近(426)。【变】 ①亦作奥敦、〔奥纯〕、〔奥燉〕(7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鄂屯(24)。 ②汉姓为曹(13,71

  • 細農

    读音:Xì'nóng【源】唐时南蛮蒙舍酋长姓细农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蒙舍,唐时南蛮六诏之一,地处最南端,故亦称南诏,后兼并其余五诏,概称南诏,初居云南蒙化县,后移居大理(62)。历史上少

  • 秃立不帶

    读音:Tūlìbùdài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探马赤,秃立不带氏,元中统中授蒙古汉军万户,从攻蜀有功。子拜延,袭蒙古军万户,见《元史·氏族表》(399)。

  • 读音:Fú【源】 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(444)、《古今图书集成·氏族典》(21)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【布】 大陆(91)、台湾台北(64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