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7,9,15,21)。 ②明时云南永昌府促瓦长官司长官注甸八,姓注(253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注宽,明时望江人,正德中任县训导(15,21,24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,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明代有注宽,望江人,正德年中任训导。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7,9,15,21)。 ②明时云南永昌府促瓦长官司长官注甸八,姓注(253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注宽,明时望江人,正德中任县训导(15,21,24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,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明代有注宽,望江人,正德年中任训导。
读音:Jìng【源】 竞,春秋时楚大夫之食邑,因氏(7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注据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以采邑为姓氏。春秋时楚国大夫以所食邑为竞
读音:liè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春秋时纪大夫裂之后,见《路史》(7,17,21)。②系自曹姓。春秋时莒子支庶之后有裂氏(8,17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汉
读音:Qngmósǎng【源】藏族姓。四川阿坝地区果洛四大房名之一(249)。
读音:Gǔhún【源】 吐谷浑归化,改为谷浑氏(21,27,60)。【变】 北魏时改谷浑氏为浑氏,见《孔至杂录》(17,60)及《魏书·官氏志》(27,60,70)。【望】 河西(17,60,418)
读音:shāng伤省,宋国人。(见《奇姓通》)
读音:Fēn【源】 《山海经》云:有深目之国为昐姓(11,60,62)。一说,黄山为昐水源地,或其人以水为姓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载并注其源: ① “音
读音:Dòupótùjiǔbèi【源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,以部为姓(425)。
读音:Qǐyǎoqì/Jilijisi,Qirqiz,Kirgiz【源】 元时人姓(57)。系今柯尔克孜族之先民。元时谦河(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)流域的民族,在唐时称黠戛斯,《辽史》译作辖戛斯,元时又
读音:Bùzhìyòu【综】 源不出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Zhǎ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晋城,运城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