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hé

【源】 ①相传为河伯之后,或河宗柏天之后(60,62)。 ②白(140)、东乡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台湾(64,68,261)、广东新兴(316)、云南泸水(140)、北京、湖南桂阳、辽宁延吉、甘肃积石山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河浈,宋时余干人,授余干邑令(21)。河源,明时陕西泾州人,官襄阳府知府(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尚义、山东之平度、山西之太原、新疆之塔城、河南之卢氏、福建之清流、广东之吴川、广西之灌阳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朝鲜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 “出自河伯之后,或河宗柏天之后。郭璞《山海经·注》 云: ‘河伯、仆牛,皆人姓名。’是河为姓也。”②其引 《姓氏寻源》注云: “甘肃泾州有河姓。明河源之后,古籍襄阳。”河源,知襄阳府,以治行称。

南朝宋有河浈,余干令 (按: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以其为 “余汗人”,误); 宋代有河灏,绍兴进士; 明有河清,长沙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Xi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沂源、高青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,临汾等地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Wǔ武姓来源比较复杂,主要有五个。一是以谥号为姓氏,出自春秋时宋武公之后。春秋时宋戴公之子司空,死后谥号为“武”,史称宋武公,其子孙便以其祖辈之谥号为姓氏,亦称武氏。是为河南武姓。二

  • 读音:shuāng【源】 ①楚熊严之子伯霜之后(17,60,62)。②西羌酋帅贵霜王之后(60,62)。③云南怒江地区以霜为原始图腾的傈僳族氏族名,傈僳语为“倪饶时”,汉姓为霜(149,150)。【望

  • 破多罗

    读音:pò duō luó代北姓,后改为潘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破多罗氏,改为罗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三字姓》)

  • 读音:Huà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【布】 上海嘉定(351)、台湾桃园、台北(68,261)、湖南湘潭(373)、攸县(283)、长沙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

  • 不术虎

    读音:Bùzhúhǔ辽代女真族姓氏。金元之时译作 “孛术鲁”、“博术鲁”; 明代译作“都罗”; 清,则融为满族,译作“博都里”。见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  • 读音:Kào【综】 源出不详,汉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宁夏同心,青海循化(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

  • 读音:Hē【综】 其先姓何,因避罪改呵,四川阆中有此姓(6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南朝梁有呵罗

  • 读音:Jí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安徽淮南(362)、山东淄博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亦收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

  • 读音:Liú/Liou,Lyou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山东沂水有此姓(33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