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Bù

步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封邑为姓氏。春秋时晋国大夫叔虎有个儿子被封于步邑,其后代遂以邑为姓。二是他族改姓,南北朝时,鲜卑族步鹿根氏进入中原后改姓步。

步姓早期活动于山西一带,汉唐之间在山东、江苏、浙江等地发展,在山西中南部形成名门大族,以平阳郡为郡望。如今步氏虽然数量不多,但分布较广。

步姓历史人物有步骘,三国吴将领。淮阳人,避乱江东,种瓜自给,勤于读书,学识渊博。孙权召为右将军左护军。官至骠骑将军,领冀州牧,封临湘侯,后任丞相。性格宽宏仁厚,深得大众拥护,严肃深沉,喜怒不形于声色。步熊,字熊叔。晋朝占相师,门徒众多。赵王知晓他的名声后,请他占卜。步熊对别人说,赵王的死期已经不远了,没有什么好占的。赵王听了以后很生气,派了将士去杀他,他略施小计就逃了出来。跑到成都王颖处,王颖失败以后,步熊被杀。

步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四十八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公族郄氏之后,晋大夫步扬(一作步阳)食采于步,因氏(6,9,11,12,17)。②河南步氏。北魏时改代北步鹿根氏为步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,11,12,60)。③满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(344)。【变】 一作〔��〕(17)。【望】 平阳(17,21,60,418),河南(7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步骘,三国时淮阴人,累迁吴国右将军左护军,封临湘侯(15,21,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辛集、黄骅,山东之鱼台、昌乐、龙口,辽宁之清原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。晋公族郄氏之后。步阳食采於步,遂以为氏。仲尼弟子有步叔乘,齐人。” 此以邑为氏。步阳,或作 “步扬”。②又云: “步鹿氏改为步氏。望出浔阳。”步鹿,或作“步陆” (见 《中文大字典》),或作“步鹿根” (《中国姓氏大全》),或作“步六根” (《姓氏词典》),北魏姓。③或为北魏“步鹿孤氏所改”。见《姓氏词典》。三国时吴有步骘; 晋代有步熊; 唐代有步非姻; 明代有步从信,肇庆同知; 又有步元迁,嘉靖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卜牛

    读音:Bǔniú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闲散巴尔图之妻为卜牛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Lá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奉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奉新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Guàn【源】 ①贯,即��,古贯国,济阴蒙泽(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南16里)即其故址,其后以国为氏(7,11,17)。②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之后有原伯氏。周大夫

  • 墨顙

    读音:Mòsǎng【源】 藏族姓(249)

  • 史樂

    读音:Shǐlè【综】 汉时少府有史乐成,见《汉书》(17,62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或音shǐyuè,参见该条。

  • 廪邱

    读音:Lǐn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世本》云: “齐大夫廪邱子之后。” 《英贤传》: “有廪邱充,齐隐者。”此“以地为氏”。或作廪丘、禀丘。春秋齐邑,故址在今

  • 馬蒙

    读音:Mǎměng【综】 蒙古人姓。《元史》有西充主簿马蒙古歹(17,62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亦载,“元有西充主簿马蒙古歹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Chí【源】①殷贤人迟任之后,见《姓源》(9,11,60)。②北魏时改尉迟氏为迟氏(44,60)。③系自樊姓。孔子弟子樊须,字子迟,故亦作樊迟,其后有迟氏,见《姓谱》(17)。④清满洲八旗姓迟佳

  • 读音:Wè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2)。一说,为问弓氏、问薪氏之后改为问氏(60,62)。【望】 襄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内蒙古乌审旗(369)、浙江余姚

  • 伏侯

    读音:Fúhóu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罕见复姓。东汉有侍中屯骑校尉伏无忌,嗣侯爵号伏侯,为此姓之始。”可资参考。又,疑其或为 “伏俟”氏之讹。盖“侯”、“俟”形近。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