樟
【源】 台湾土著姓。清道光六年,淡水厅下南庄(今苗栗南庄乡),开疆设隘,该地赛夏族棉拉圭丝氏,原意为樟树,后改汉姓为樟氏(65,174,385)。一说,樟姓为台胞姓,为日本人笔误(83)。然大陆亦有此姓,源出待考。【布】 浙江江山(325)、新昌(379)、台湾苗栗、台北、南投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吴川、浙江之嵊县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樟,树名。疑或以树为姓。)
【源】 台湾土著姓。清道光六年,淡水厅下南庄(今苗栗南庄乡),开疆设隘,该地赛夏族棉拉圭丝氏,原意为樟树,后改汉姓为樟氏(65,174,385)。一说,樟姓为台胞姓,为日本人笔误(83)。然大陆亦有此姓,源出待考。【布】 浙江江山(325)、新昌(379)、台湾苗栗、台北、南投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吴川、浙江之嵊县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樟,树名。疑或以树为姓。)
读音:xī jū【源】 北魏时西域悉居半国(汉时称西掖国,故城在今新疆莎车县)人之姓(6,7,12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古西掖国人也。”未道其详
读音:Yùn/Yun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
读音:yuān【音】 又音Juān(17)。【源】 楚公族有蜎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【望】 楚郡(418)。【人】 蜎渊,春秋时老子弟子,有《蜎子》13篇(7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
读音:Zhélētúlī【源】 明清时居住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下流赫哲族姓(429)。
读音:Dī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阳泉、晋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疑为丁姓之分族。
读音:Dā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山西汾阳有此姓(278)。
读音:Yáo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注 “滛”,以为 “淫” 之讹。然“淫”亦有yáo音。(见《康熙字典》)。
读音:Huái【音】槐氏有Huái、Huí二音(12,21)。且源出不同,参见槐(Huí)氏。 【源】夏王帝槐之后,见《姓苑》(7,12,60)。 【望】广汉(21,60),广陵(418)。 【布】台
读音:Yōuluōkù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,260)。
读音:Fēn《姓氏词典》 引曹玉林、鄂木尔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