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iāo

【源】 ①浇(夏时寒促之子)之臣椒,浇使求少康者,见《左传》。其后为氏(60,62)。②春秋时楚大夫伍参之子伍举,食邑于椒(故城在今安徽阜阳南椒陂),谓之椒举,其后以邑为氏(7,60,62)。一说,伍参之祖 父字椒,椒举以王父字为氏(7)。③春秋时宋大夫华椒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【变】 亦作茮(17)、湫(19,60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【人】 椒钦,汉时河北大名人(15,21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左传》 注云: “浇之臣椒,浇使求少康者,其后为氏。” “”,乃寒浞之子。少康,即夏王少康,夏启孙。②郑樵则云: “楚伍参之后也。或为伍氏,或为椒氏。”归“以字为氏”。(按: 《姓氏考略》、《康熙字典》等皆为“以邑为氏”。)

汉代有椒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韓信

    读音:Hánxìn【源】 汉时韩王信之后有韩信氏(9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 云: “韩王信之后有韩信氏。”韩王信,战国末韩襄王之孙,楚汉之际封

  • 伊爾根覺羅

    读音:Yīěrgēnjuéluó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十三派,出穆溪、叶赫、嘉木湖、兴堪、撒尔湖(一作萨尔浒)、呼讷赫、雅尔湖(亦作雅尔呼)、乌拉、瓦尔喀、松花江、阿库里、佛阿拉、哈达等地(23,

  • 牙爾

    读音:Yáěr纳西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纳西族》收载。本为家族名,以之为姓。后或改为单姓“杨”。未详其他。

  • 博拉克齊特

    读音:Bólákèqítè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常德之妻为博拉克齐特氏(260)。

  • 盧林

    读音:Lúlín【综】 当系卢、林两单姓所合成。台湾有此姓(236)。

  • 西魯特

    读音:Xīlǔtè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“蒙古族姓。清顺治时吏部尚书明安达哩。姓此氏。”

  • 读音:Yáng杨姓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出自姬姓, 以国为姓。周宣王之子尚父在周幽王时被封为杨侯, 春秋时晋国灭杨, 杨成为晋国羊舌肸的封地。晋武公时封次子伯侨于杨, 称杨侯, 是杨姓人的受姓始祖。

  • 沃哷

    读音:wòliè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女真之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本为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其注云:“景祖时沃哷部伯赫布尔,后复有他志。遂结乌春·乌木罕举兵,世祖使肃宗与战,获博诺,献之

  • 读音:Wū乌姓的来源主要是以官名为姓氏,出于姬姓。少昊以鸟名任命职官,有乌鸟一职,其后人便去鸟字姓乌,称乌氏,是乌姓的最早起源。乌氏最早繁衍发展于今天山东、江苏沿海一带。历史人物有乌获,战国时秦国

  • 烏納特

    读音:Wū'nà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噜特(23,63,260)。清驻防呼伦贝尔正蓝旗中有此姓(259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乌噜特地方,为清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