棄疾
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楚平王初名弃疾,即位后改名为熊居,子孙以名为氏(7,12,17,62)。【人】 弃疾休,楚悼王时右帅(7),或云为左宰卿(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楚平王名弃疾,后人为氏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亦云: “楚平王初名弃疾,即位改名熊居,子孙以为氏。”此当以名为姓,系出芈姓。
春秋时楚有弃疾休,悼王时右师。
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楚平王初名弃疾,即位后改名为熊居,子孙以名为氏(7,12,17,62)。【人】 弃疾休,楚悼王时右帅(7),或云为左宰卿(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楚平王名弃疾,后人为氏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亦云: “楚平王初名弃疾,即位改名熊居,子孙以为氏。”此当以名为姓,系出芈姓。
春秋时楚有弃疾休,悼王时右师。
读音:Tǔhú【综】 源自匈奴。后向北方鲜卑转化的部落姓氏有:贺兰氏、宇文氏、费连氏、呼延氏、破落汗氏、吐胡氏等。吐胡疑系吐京胡之简称,吐京胡族初居吐京镇(故城在今山西石楼),在汾州(78)。
读音:Yíhé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Yún云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氏,祝融之后封于国(今湖北安陆,一说湖北郧县),后国灭,子孙以国为氏,后简去邑旁成为云氏。二是少数民族改姓。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之云姓分迁于鲁、
读音:Gá’ěrlǎ【综】 清满洲镶红旗中有噶尔喇氏(259)。又,清正白旗满洲护军色尔棍德之妻为噶噶拉氏,正白旗满洲闲散察珲之妻为噶尔哈氏(260),〔噶噶拉〕、〔噶尔哈〕等似均为噶尔喇之异译。
读音:bē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,60)。【布】今大陆有此姓。【人】杯承宠,宋元丰年间知洪州(15,21,24,60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度市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
读音:Báixí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本为部落名,乃北魏高车族之白霫部,族人或以部名为氏,遂称白霫氏。
读音:Yīn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古文‘阴’字。《路史》: ‘阴康氏后有氏’。一作‘霒’。”
读音:Qǐ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河北卢龙(289)、陕西城固(383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辽宁黑山,黑龙江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辽宁之清原,
读音:Zhōng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桓公曾孙伯宗仕晋,生州犁,入楚,食采于钟离(故城在今安徽凤阳东北20里),因氏(6,12,17)。②春秋时楚郧公钟仪之先仕楚,以所食邑为氏,楚大夫钟建乃其后
读音:Mùy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齐齐哈尔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齐齐哈尔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