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梁丘

梁丘


读音:Liáng qiū

梁丘姓源自地名。齐国大夫食采于梁丘,其子孙遂以梁丘为姓。

梁丘姓早期活动于山东,望族居于冯翊郡(今陕西大荔)。

梁丘姓历史人物有梁丘贺,西汉今文易学《梁丘学》开创者。历任大中大夫、给事中。宣帝时立为博士。

梁丘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八十三位。


【源】 春秋时齐景公之大夫食采于梁丘(故城在今山东城武东北梁丘山之南),因以邑为氏(4,6,12,17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梁邱〕(17)。【望】 齐郡(418)。【布】 辽宁沈阳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梁丘贺,汉时山东诸县人,官少府(6,11,12)。


现行罕见复姓。今辽宁之沈阳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以地为氏。春秋时齐有梁丘据。”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 《尚友录》亦云: “齐大夫食采梁丘,因以为氏。”其地在高平昌邑县西南,今山东城武县东北三十里有梁丘城。一作 “梁邱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lóu一那蒌氏改为蒌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后魏改那蒌氏为蒌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Gǎo【源】镐京(故城在今陕西长安西南之沣水东岸),周武王时西都,以地为氏,见《姓苑》(21,62)。【布】浙江上虞(279)、河南商邱县集西镐庄(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

  • 禄葉哷

    读音:Lùyèliè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黑龙江、三姓等地(23,63,180,260)。按,清时三姓城,故址在今黑龙江依兰,又名依兰哈拉,满语“依兰”为三,“哈拉”为姓。因努叶勒、葛依克勒、

  • 阿伏于

    读音:ā fú yú代北姓,后改为阿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,《魏书·官氏志》收载。(按: 疑此即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所收之“阿伏干”,盖因 “干”、“于”形近而

  • 读音:J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都車

    读音:Dūchē【源】代北复姓(12,27,63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tóng【源】①相传为黄帝时桐君之后(60,62)。②殷王支庶之后,见《世本》。春秋时有桐国(故城在今安徽桐城北),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7,17,60)。 【望】天台(17,418)。 【布】

  • 老萊

    读音:Lǎolái【源】 相传春秋时楚人老莱子之后有老莱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0,62)。【望】 楚郡(418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氏英贤传》云:“老莱

  • 读音:Yòu【源】有国曰颛顼,生伯服,食黍,有鼬姓之国,见《山海大荒南经》(25,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山海经·大荒南经》曰: “有国曰颛顼,生伯服,食黍,有鼬

  • 毋霸

    读音:Wúbà/Wupa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