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ì

【源】 系自姬姓,春秋时吴王之弟夫之后,子孙因避仇改为既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9,15,17)。②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国始君微子启之后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)及《世本》(17)。③古帝颛顼之玄孙彭祖之后有既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④古既国(即古暨阳县,故城或在今江苏江阴东;或在今浙江诸暨)之后,子孙以国为氏(17)。【变】 一说,通暨(91)。【望】 南安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既良,汉时安南长史(15,21)。既长之,宋时临川内史(15,21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四川之成都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。 《风俗通》 云: 吴王夫㮣之后, 因避仇改为既氏。”此以名为氏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潜夫论》云: “微子后有既氏。”此当系出子姓。③又引《路史》 云: “彭祖后有既氏。” 彭祖为陆终之后,名篯铿,此当系出篯姓; 或谓出自彭姓。

汉代有既良,南安长史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調人

    读音:Tiáoré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广韵》 云: “ 《周礼》 有调人,其后氏焉。”此当以官为氏。或为单姓“调”。参见“调”条。

  • 读音:gé颌,姓也,遂之强族。(见《集韵》)夏遂因氏、颌氏、工类氏、须遂氏,飨齐戍醉而杀之。(见《左传·庄十七年》)

  • 读音:hòu见《姓苑》。

  • 子芒

    读音:zǐ máng【源】 系自妫姓,春秋时陈僖公之子盈,字子芒,其后为氏(4,6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妫姓,陈僖公生盈字子芒之后。”此以字为氏

  • 乞顏

    读音:Qǐyán【源】 合不勒,蒙古孛儿只斤部首领,以乞颜为氏。成吉思汗曾祖,为蒙古部第一个称汗的首领(436)。【人】 汪古儿,乞颜氏,元太祖时授千户,见《新元史》(399)。

  • 读音:Pī【综】 汉时有牂牁太守披条(2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; 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通志》 亦载,其注云: “汉有牂牁太守披条。” (按: 查 《郑通志·氏

  • 可珠渾

    读音:Kězhūhú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即可朱浑氏。”

  • 读音:Xīng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卫公族之后有兴氏(8,60,62)。②东胡慕容氏破后,种族仍繁,北魏道武帝天赐末,颇忌而诛之,时有免者,不敢姓慕容,皆以兴为氏,后诏复旧姓,见《北史·慕容白曜传》(1

  • 亞馬

    读音:Yàmǎ现行藏族姓氏。今四川之道孚有分布。本为房名,或以为姓。此姓系道孚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郭公

    读音:Guōgōng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北京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注“郭”云: “春秋有郭公,遂以为氏。” 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引 《尚友录》云: “周文王季弟虢叔受封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