惱
【源】 西康(今四川西部与西藏东部)有此姓(63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元史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极罕见姓氏。《玉篇》写作 ‘㑎’; 《姓苑》写作 ‘’; 《海篇》写作 ‘’。”此将惱、惱、㑎、, 视作一姓。亦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元代有恼古。
【源】 西康(今四川西部与西藏东部)有此姓(63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元史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极罕见姓氏。《玉篇》写作 ‘㑎’; 《姓苑》写作 ‘’; 《海篇》写作 ‘’。”此将惱、惱、㑎、, 视作一姓。亦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元代有恼古。
读音:Sūlúnmù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吴什之妻为苏伦木氏(260)。
读音:Dájiā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银匠满丕之妻为达佳氏(260)。
读音:Wūliáo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Wēngǔsū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【变】 ①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温都逊〕(24)。②疑即乌古孙氏(71)。【望】 广平(71)。
读音:yě lì【源】 唐时党项族姓。唐时庆州(故治在今甘肃庆阳)有破丑氏族三、野利氏族五、把利氏族一(7,60,62)。以氏族名为氏。【变】 亦作〔叶里〕(31,60)、〔野力〕(54)、〔野遇〕(
读音:gōng wèi春秋鲁昭公子公为之后。(见《世本》)
读音:lì【源】 ①黄帝臣力牧之后(1,6,7)。②台湾土著姓(65)。【望】 临安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台湾(68,261)、四川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力题,汉时鲁相(6,12)。现
读音:qì fú lì【源】 南北朝时高车十二姓之一为泣伏利氏(49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魏书》云: “高车十二姓,一曰泣伏利氏。”
读音:shì sūn五鹿充宗授易平陵士孙张仲方。(见《汉书·梁丘贺传》)颜师古注:“姓士孙、,名张,字仲方。”▲<汉>士孙瑞,扶风人,献帝初为执金吾。
读音:sū bá鲜卑有苏拔氏。(见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