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Guī

归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源自黄帝之后。相传黄帝曾被封于归藏国,即天子位后,有一支子孙留在此国,遂以“归藏”国名为姓,后去掉“”字,成单字姓归。二源自是春秋时胡子国。胡子国国姓就是归姓,后来被楚国所灭,一些国人仍以国姓为姓,称归氏。

归姓早期主要活动于安徽阜阳一带。宋代以后,在河南、江苏一带也有归姓分布。

归姓历史人物有归有光,他是明中叶文学成就较高的散文作家。他的散文继承了司马迁和唐宋八大家散文的优秀传统,结构精巧曲折,语言言简意赅,真切感人,《项脊轩志》是他的名篇。有《震川先生集》。归昌世,归有光之孙。工古文诗词,善草书,工于篆刻。擅画山水画,气势苍浑,笔法峻奇,一洗明代中叶粗糙气息。与李流芳、王志坚合称“三才子”。著有自订诗十卷,杂文百篇。归庄,清初文学家,归有光曾孙。明末复社成员,曾参加过昆山抗清斗争。善书画,能诗文。其文集名为《万古愁》。

归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七十一位。


胡子国归姓,为楚所灭,后以为氏。(见《世本》)

归氏,姓也,未详得姓之始。《左传》:胡子国姓归,为楚所灭,子孙或以国为氏,或以姓为氏。以姓为氏者,世居吴都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姓为氏》)

▲<唐>归崇敬,吴人,兵部尚书。<明>归有光,昆山人,文史学家。<清>归起先,常熟人,经学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鋗陵

    读音:Juānlí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 《吕氏春秋》 有��陵卓子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欽察

    读音:Qīnchá【源】 元时色目人姓(13,23)。钦察为部落名,当以部为氏(23)。【人】 元顺帝答纳失里皇后为钦察氏,系太师太平王燕铁木儿之女(57)。完者都,钦察氏,元至元间累官江浙行省平章政

  • 順布嚕

    读音:Shùnbùl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哈尔敏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哈尔敏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《满族姓氏录》 作 “顺布鲁”,

  • 瓢佳

    读音:Piáojiā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萨穆占地方,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收载;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飘佳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
  • 读音:Yà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彝族亦有此姓(130)。【布】 江苏高淳(305)、四川安县(322)、武胜(321)、江西丰城(357)、广西陆川(360)、安徽

  • 读音:Kuāng匡姓的来源有两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春秋时句须为鲁国匡邑之宰,其子孙以邑名为姓氏。二是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匡(今河南),后世子孙遂以邑名为姓氏。匡姓发源于山东、河南。汉代迁徙于江

  • 拔都康里

    读音:Bádūkānglǐ【综】 元人姓。艾貌,拔都康里氏,初从雪不台征钦察,攻河西城,收西关,破河南,继从定宗略地阿奴,后又从四太子南伐,均有功(61)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,其

  • 读音:Sà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唐书》 收载, “唐有职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介來

    读音:Jièlái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斡魯納台

    读音:Wòlǔ'nàtái【源】元时蒙古人姓(24,57)。元太宗时领蒙古十三支探马赤军官人,灭金之功臣阿术鲁,斡剌纳儿氏,子不花之后均称斡鲁纳台氏。故斡鲁纳台系斡剌纳儿氏之异译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