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xián

【源】 ①系自嬴姓。春秋时鲁僖公五年,楚灭弦(故城在今河南潢川南),弦子奔黄(故城在今河南杞县东),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,60)。 ②春秋时齐公族有弦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【望】 代阳(418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【人】 弦施,春秋时齐大夫(11,21)。弦尚强,明时枝江人,弘治中任��厔县(即今陕西周至县)主簿(21,24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风俗通》注云: “弦子之后,楚灭弦,弦子奔黄,以国为氏。”郑樵亦注:“弦氏,江黄道柏之姻。杜预云: ‘在戈阳县东南。’ (按:古城今在光州仙居北四十里。)僖五年,楚灭之。子孙以国为氏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称:“弦,周代国名,子爵。故城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南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齐后有弦氏。”则此当系出姜姓。

春秋时齐有弦章; 郑有弦高; 明代有弦尚强,盩厘主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武

    读音:A-wǔ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sà出自代北萨孤氏。西域亦有萨氏。徙闽。(见《明史》)萨琦,字延圭,闽县人,宣德中进士,入翰林,为庶吉士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本答失蛮氏,祖父留镇云代,遂为雁门人。(见《元诗选·萨都刺小传》)

  • 納日

    读音:Nàrì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阿尔家支,云南华坪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fén【源】 楚之国姓。春秋时楚王蚡冒之后有蚡氏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蚠(60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楚之同姓。蚡冒之后。字亦作 ‘蚠’。《说苑》: ‘楚有蚠

  • 读音:Wén【综】 源出不详,或系文氏所改,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乞活

    读音:Qǐhuó【综】 以部落为姓。《水经注》:陈留县有吹台,方一百步许,晋世丧乱,乞活凭居,削堕故基,遂成二层,世谓之乞活台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以部落为姓

  • 豆卢

    读音:dòu lú本慕容氏,慕容萇降魏,赐姓豆卢,北人以归义为豆卢也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豆卢范阳,本慕容氏,燕败归魏,北人谓归义为豆卢,因氏焉。(见《尚友录》)▲〈北周〉豆卢宁,徒河人,柱国大将军。〈

  • 額爾庫勒

    读音:’ěrkùlè【综】 清时满洲人姓。额尔库勒富森保,满洲正蓝旗人,同治中任成都副都统(254)。又,清正黄旗满洲马甲和英之妻为鄂尔库纳氏(260),〔鄂尔库纳〕似即额尔库勒之异译

  • 读音:Yáng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周宣王少子尚父封于杨(即扬,故城在今山西洪洞东南15里),号杨侯,后并于晋,因以为氏(7,9,11,15,17)。②周武王之子、成王之弟唐叔虞之后伯侨以支庶受封杨侯,因

  • 努特

    读音:Nǔtè【综】 清蒙古正蓝旗中有努特氏(25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