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巴林

巴林

读音:Bālín

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。巴林系部名,为元太祖十八世孙苏巴海所建。巴林氏当以部为氏(23)。至清时巴林为内蒙古昭乌达盟八部之一,辖境在今内蒙古巴林左、右旗旗境内。清蒙古八旗中有巴林氏(23,63)。又,清驻防吉林正红旗(260),驻防宁古塔正白旗(259)中均有巴林氏。【变】 ①《南村辍耕录》作〔八怜〕(13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巴琳〕(24)。 ②清镶白旗满洲马甲朋格之妻为巴璘氏(260),又《元书》有阔阔搠思,巴邻氏,察合台傅(399),〔巴璘〕、〔巴邻〕等似均为巴林之异译。【人】 巴林珠尔格图,以本部兵从元太祖讨定诸部,元时太师淮安忠武王巴延为其后裔(24)。巴林甘都,清蒙古镶蓝旗人,先世自吉林叶赫徙居巴林,因氏。累功封二等男(61,72)。


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。元代,本为蒙古族部落名,后以部为氏。元太祖时有巴林珠尔格图,以本部兵从太祖讨定诸部。太师淮安忠武王巴延,其后也。入清,编入镶红旗,内扎萨克有巴林部,仍以部为氏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。

清顺治时蒙古镶白旗都统绰拜,姓巴林氏。又作“巴琳”、“巴邻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烏嚕呼吐

    读音:Wūlūhūtè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闲散塞色之妻为乌噜呼吐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kǎo【源】 ①考成氏之后(60,62)。②系出周考王之后,支庶以谥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11,12)。【望】 开封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现行较罕见

  • 錫喇德

    读音:Xīlǎdé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扬什木(23,63)。【变】清正白旗蒙古护军赶福之妻为西勒忒氏,正蓝旗蒙古马甲董宁之妻为锡拉努特氏(260),〔西勒忒〕、〔锡拉努特〕等似均为锡喇德之异译。

  • 烏尼吾

    读音:Wūníwú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读音:Lǎn【源】 古帝颛顼玄孙彭祖之后有览氏(8,17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1)。【望】 彭城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彭祖之后有

  • 太室

    读音:tài shì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1)。太室山在河南阳城西南,居此山者,以山为氏(7,24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曰: “太室山在

  • 子翚

    读音:zǐ huī鲁有子翚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读音:Chì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考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系古代回纥炽俟氏所改。”

  • 唐兀

    读音:Tángwù【源】 ①唐兀,辽时部落,以部为氏(24)。②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唐兀氏(13,57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李氏(24)。②至清改为唐古(24)。【人】 昔里钤部,唐兀氏,汉姓李,元定宗

  • 读音:Xié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