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Yáo

姚姓的来源主要有三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。传说舜因生在姚墟,其后世子孙便以该地为姓氏,称为姚氏。二是出自子姓。相传春秋时有姚国,是商族的后代,他们便以国为氏,称为姚氏。三是源自其他民族改姓。

东汉以前,姚姓已有徙居今河南、山西、广西、四川、浙江等地者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姚氏成为今浙江吴兴和甘肃陇西一带望族。唐初,姚姓入闽,唐时除遍及大江南北外,还有姚姓前往辽宁并入迁云南、四川。两宋时期,姚姓已分布于今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山东、四川、江西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辽宁等地。明初,姚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东北等地。明末,有姚姓湖广填四川。清初,有姚姓远赴台湾,进而迁居海外者。如今,姚姓尤以四川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为多。

姚姓历史人物有姚苌,十六国时后秦建立者。羌族首领之子,初投靠前秦。苻坚淝水之战大败后,率羌人独立。后杀苻坚,称帝。姚兴,姚苌子,继父为帝,注意吏治,平理刑狱;提倡儒学,崇尚佛教;出兵灭苻秦,使苻秦的军队全部转归农业,又放免大批奴婢从事生产,使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。姚合,唐诗人,世称姚武功。所作诗篇风格相似于贾岛,故“姚贾”并称。他的诗歌成为宋朝江湖派诗人效仿对象。姚际恒,清学者、经学家。博古究经,苦耕14年,著《九经通论》,指出《古文尚书》为伪书。姚鼐,清散文家。治经学兼及子史诗文,曾受业于刘大櫆,为桐城派重要作家之一。先后讲学于江南紫阳、钟山各书院凡四十余年,著有《惜抱轩全集》。

姚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零一位。


【源】 ①虞舜生于姚墟(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南),故因生以为姓。后世亦有以为氏者(9,11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姚国,子姓,其后以国为氏(17,21,62)。③南安赤亭姚氏,羌人,其先世为羌酋(242)。④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)。⑤清满洲人姓。世居沈阳(23)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耀佳氏、纳喇氏后均有改姓姚氏者(180)。⑥明赐元人饶五十姓姚名智(24)。⑦德昂族拉耐氏族,汉姓为姚(146)。⑧苗(115,380)、水(126)、羌(194)、拉祜(203,226)、满(344)、彝(380)、蒙古(255,344)、土家(387)、壮、白、俄罗斯等民族均有此姓。 【望】 吴兴、南安(17,21,60,418)。 【变】 ①亦作妫(12,21)。②亦作〔��〕,见《望江县志》。 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35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四川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等省多此姓,四省姚姓约占全国汉族姚姓人口38%。 【人】 姚句耳,春秋时郑大夫(7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东之平邑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广东之澄海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泸水、河口、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蒙、回、藏、苗、瑶、彝、壮、侗、羌、鲜、布依、纳西、仡佬、拉祜、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 “虞之姓也。虞舜生于姚墟,故因生以为姓。后世亦有以为氏者。《左传》 郑大夫姚句耳是也。汉有谏议大夫姚平。舜后胡公封陈,至敬仲,仕齐,又为田氏; 至田丰,王莽封为代睦侯,奉舜,后子恢避乱居吴郡,改姓为氏; 五代孙敷,又为姚氏。”虞(舜) 有二姓: 曰妫、(曰姚),因姚墟之生而姓姚; 因妫水之居而姓妫。故姚恢改姓为妫; 而妫皓又改姓为姚,知姚与妫二姓可通。②为元代蒙古族姓名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载: “明赐元人饶五十姓名曰姚智。” ③为清代满族姓氏所改。满族之纳喇氏、姚佳氏或改为单姓“”。见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④蒙古族之姚姓或出自 “努忽奇” 氏,“努忽奇” 之汉意为“窑”,或取“窑” 音而谐以 “” 而为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Bó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。其注“泊”云:“《潜夫论》: ‘夏禹后有泊氏。’ 一作 ‘汋’。”《姓氏词典》则云: “系泊姓分族,见《姓谱》。”

  • 一郍蒌

    读音:yī nuó lóu与“一那蒌”同。

  • 读音:Zhǎ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)。或系辗迟氏所改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桐門

    读音:Tóngmén【源】桐门为宋国北城门之名。乐大心为右师,居桐门,后为氏(7,11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子姓。《左传》宋乐大心为右师,食

  • 西卜得里

    读音:Xībǔdélǐ【综】 清满洲马甲多伦泰之妻为西卜得里氏(260)。

  • 哈勒塔剌

    读音:Hàlètǎlá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吉林乌拉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哈尔塔喇〕(180,260)。

  • 薛尚

    读音:Xuēshàng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唐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薛尚悉曩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柳下

    读音:Liǔxià【源】 春秋时鲁孝公之裔展禽食采于柳,号柳下惠,因氏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据《姓谱》 云: “源于展姓,系展禽之后。” (按: 展禽乃鲁孝公

  • 閭丘

    读音:Lǘqiū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公族有闾丘氏(17)。一说,齐大夫闾丘婴之后(3,60)。②系自曹姓。春秋时邾国闾丘氏食邑于此,故以命氏,见《尚友录》(12,60)。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北漆

  • 吔咥

    读音:Yědié历史上关西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上音 ‘野’; 下音 ‘絰’。”《姓氏考略》注“野咥”云: “后魏姓。一作 ‘虵絰’; 又作 ‘吔咥’”。《中国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