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伯
读音:tài bó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古公之长子让国季历(文王之父),为周之太伯,其后以为氏(12,21,60)。周古公即周太王,亦称古公亶父,初居邠,狄人侵入,迁于岐山之下,始国号周,后武王追封为太王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。周古公之长子让国季历,为周之太伯,故以为氏。”古公,即周古公亶父,太伯、虞仲、季历,为其三子。太伯封於吴,故亦称吴太伯。其后有太伯氏,则以次为氏,系出姬姓。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古公之长子让国季历(文王之父),为周之太伯,其后以为氏(12,21,60)。周古公即周太王,亦称古公亶父,初居邠,狄人侵入,迁于岐山之下,始国号周,后武王追封为太王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。周古公之长子让国季历,为周之太伯,故以为氏。”古公,即周古公亶父,太伯、虞仲、季历,为其三子。太伯封於吴,故亦称吴太伯。其后有太伯氏,则以次为氏,系出姬姓。
读音:Yuèshí【源】 春秋时齐贤人越石父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姓考》云: “齐越石父之后。”越石父,春秋时齐景公相晏婴之门客。
读音:xī luó鲜卑姓。(见《南燕录》)
读音:wū yán▲<金>乌延吾里补,大定中保大军节度使。
读音:Gūbù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wú jì韩万后有无忌氏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Shǐlípóluó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与 ‘失利波罗’ 同。”详见 “失利波罗” 条。
读音:Élètú达斡尔族姓氏,或作鄂尔特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援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收载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Xīgǔ现行佤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沧源有分布。汉意为“挂在竹子上面”,因事而为姓。今或改从单姓“陈”。沧源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Shélán【源】 合短兵杀折兰王,见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。折兰,匈奴人姓,今鲜卑中兰姓为其后(60,62,),其后支孙亦有折氏(60)。历史上匈奴族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、《姓氏词典》俱收载
读音:kù chéng本苦成,方言音变为库成。(见《风俗通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