啇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四川(59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四川(59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Jítè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Lí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21,62)。或为黎姓所改(91)。【布】清时淮南有此姓(15,21)。今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转引 《姓苑
读音:dōng líng东陵侯邵平,子孙氏焉。(见《风俗通》)又东陵圣,广陵人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齐景公时有隐居东陵者,因以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Tútǔtè【综】 清蒙古镶黄旗中有图土特氏(259,260)。
读音:Wéndá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叶赫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Yúwén现行罕见复姓。今辽宁之昌图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昌图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(按:古鲜卑族有宇文氏,后融为汉族。疑此由宇文氏而改。)
读音:chéng【源】 ①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城(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南),因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 ②春秋时宋公子城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③氏于事者,城、郭、园、池是也,见《风俗通》
读音:Dū都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春秋初年,郑国有一个公族大夫公子阏,字子都。性格勇猛,力量很大,所以很得郑庄公的欣赏。他死以后,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字为姓,称为都姓。二是出自公都姓,以封邑
读音:Héshíliè【源】 ①金时女真人姓(60,62)。系辽时部落,以部为氏(57,71)。②清满洲人仍有此姓(2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高氏、卢氏(71)。②亦作〔乞石烈〕、〔剋石烈〕、〔克石烈
读音:Hèn/Hen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