厩尹
楚大夫弃疾之后。(见《姓考》)
楚大夫厩尹然之后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、其注云: “芈姓。《姓纂》云:楚大夫厩尹然之后。”以官为氏。(按: 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姓考》云: “楚大夫弃疾之后。”录以备考。)
楚大夫弃疾之后。(见《姓考》)
楚大夫厩尹然之后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、其注云: “芈姓。《姓纂》云:楚大夫厩尹然之后。”以官为氏。(按: 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姓考》云: “楚大夫弃疾之后。”录以备考。)
读音:Mù’ěrtún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前锋那亲之继妻为木尔屯氏(260)。
读音:dì lián后魏有地连氏,又地伦氏,代北人复姓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
读音:jì wù【源】 春秋时鲁桓公之裔季平子(即鲁成公)之子昭伯寤之后为季寤氏,见《世本》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世本》云: “季平子生昭伯寤,其后为季寤氏。”
读音:Cì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系刺姓分族。”未详其他。(按:《汉语大字典》无此字。姑予收录。)
读音:Nóngjíl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哈达(23,63,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,世居哈达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Chángshòu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吴仲雍(即虞仲)之后有常寿氏(12,15,17,60)。②有熊氏之后有常寿氏(6,60,62)。【望】 会稽(17,418)。【人】 常寿邦,春秋时宋
读音:Péi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2)。或因培植受惠以 为姓(62)。【布】 四川武胜(321)、江西广丰(328)、浙江萧山(209)、江苏武进(314)、河南林县(343)杞县、北京等地均有
读音:shì sī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士思之后,见《姓苑》(17,62)。【人】 士思癸,春秋时晋人,见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(6,12,15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郑樵将其归入“
读音:Jiāngjiāowǎ古代吐蕃族姓氏。吐蕃自达磨赞普被杀以后,分裂为四: 其一在前藏,即拉萨王系。此系又分而为六,其中之一,即姜郊瓦氏,当以部族为氏。见《中国通史》。
读音:Jǐng井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出自姜姓,是炎帝的后代。井是《周易》六十四卦之一,有取之不尽的意思,取吉利之意而为姓氏。二是以封邑为姓氏。春秋时,虞国大夫被封于井邑,人称井伯,后世就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