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ù

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剧(故城在今山东寿光东南),因氏焉(6,7,11,17,60)。又,北海郡有剧县,盖其先以县为姓,见《通鉴》(60,62)。【望】 洛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河南息县(302)、台湾台北、基隆(64,68,261)、河北藁城(237)、迁安、石家庄、黑龙江林甸、北京、天津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剧辛,春秋时赵人,见《易水县志》(21)。剧度,明时藁城人,贡士,嘉靖中任教谕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辽宁之建平,河北之昌黎、获鹿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忻州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 “入声” 部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据 《广韵》云: “齐大夫食采于剧,因氏焉。”春秋齐国剧邑在今山东寿光县。②其引 《通鉴·胡注》 云: 剧姓莫知所出。《班志》 北海郡有剧县。盖其先以县为姓。望出洛阳。(按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 “剧县”: “今山东乐昌县西”,然而山东无“乐昌”,当是昌乐之误。)

战国时燕有剧辛;宋代有剧可久,大理卿; 明代有剧暹,永乐举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比丘

    读音:bǐ qiū【综】 北魏孝文时改比丘氏为吕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0,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收载,其注云: “代北姓,后改为吕氏。”(按: 《郑通志

  • 慕舆

    读音:mù yǔ鲜卑慕容氏,音讹为慕舆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  • 读音:Guī【源】①古帝舜生于沩汭,亦作妫汭,因氏(6,7,11,12)。一说,舜为庶人,尧妻之二女,居于妫汭,后因氏(21,60)。②周武王时有虞遏父者,为陶正,武王封其子满为陈侯,复姓妫,以奉虞帝

  • 破多罗

    读音:pò duō luó代北姓,后改为潘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破多罗氏,改为罗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三字姓》)

  • 读音:bēi【源】 见《古今姓氏书辩证》(7)、《姓氏急就篇》(11)。【望】 安阳(17,60),安陵(418)。【布】 北京大兴有此姓。【人】 桮育,汉时安陵人(7,11,17,60)。罕见姓氏。

  • 汪吉

    读音:Wāngjí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汪吉氏(256)。又,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汪坚氏(256),〔汪坚〕似即汪吉之异译。【人】 清镶蓝旗满洲闲散和雅图之妻为汪吉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Jì暨姓源于封地名。大彭之裔封于暨,因此为姓。暨姓早期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活动。暨姓的历史人物有三国时吴国官员暨艳,由同乡张温推荐入朝,历官选曹郎、尚书。为政勤勉,见郎署很多人不称职,就审核弹

  • 打色

    读音:Dǎsè【源】 独龙族姓。世居云南,打色系地名,当以地为姓(219)。

  • 读音:chù封臣左师曹触龙之后,战国时赵有触龙、触舒祺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触,姓、赵左师触龙。(见《正字通》)

  • 阿芒

    读音:A-máng【综】 佤族姓。阿芒为云南西盟管木鼓房之佤族官名,后裔遂以官名为姓(150,159,160)。亦作〔阿米昂〕(1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