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克撤克

克撤克

读音:kèchèkè

【源】 清镶白旗满洲委前锋校英泰之妻为克撤克氏(260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斛嗢素

    读音:hú wà sù【源】 唐时回纥九姓,其七日斛嗢素,见《唐书》(6,60,62)。历史上回纥族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《唐书》 云:“回纥九姓,七曰斛嗢素。”或作“斛素”。

  • 读音:Wǎ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云南昌宁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又,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然而音wàng,不从。

  • 读音:jiǎo【源】 ①周时绞国(故城在今湖北郧县西北)之后有佼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②周大夫原伯佼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7,60)。【望】 山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广东广州有此

  • 羽真

    读音:yǔ zhēn【源】 ①北周高琳之五世祖为高句丽人,自燕率众归魏,拜第一领民酋长,赐姓羽真氏,见《周书》(27,60,70)。②北魏皇兴二年,羽真国遣使朝献,见《魏书·显祖纪》。又,辽东勿吉国旁

  • 那顏吉歹

    读音:Nāyánjí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有那颜吉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纳颜济达〕(24)。

  • 读音:Hú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大夫食采于壶邑(故城在今山西长治东南壶口关),因以为氏(12,15,17,60)。②壶丘氏之后有壶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 【望】 黎城(17,418)。【人】 壶叔,春秋

  • 乙干

    读音:yǐ gān【源】 代北姓。北魏献文帝之弟姓乙干氏(6,60),或即乙旃之异译,见陈毅《官氏志疏证》(70)。【变】 亦作〔乙千〕(62)、〔乙于〕(17,62),皆误。【布】 唐时在今内蒙古武

  • 读音:Mù【源】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或为非汉族姓(62)。 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北京、湖南绥宁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墓先,曾供职于中华民国(1941年)西昌行营政治部(62)。现行较罕见姓

  • 莫盧

    读音:Mòlú【源】代北人姓。以部为氏(17)。 【变】①后改为卢氏(7,9,12,27,60)。②一作〔莫芦〕,后改为芦,复去草为卢(17,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后

  • 魯旦巴

    读音:Lǔdānbā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或系台湾土著姓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