侶
【源】 周穆王时司寇吕侯之后有侣氏(17,62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台湾桃园(64,68,261),北京、内蒙古额尔吉纳左旗、陕西富平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侣钏,明时成化进士,弘治中任尚书(17)。
【源】 周穆王时司寇吕侯之后有侣氏(17,62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台湾桃园(64,68,261),北京、内蒙古额尔吉纳左旗、陕西富平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侣钏,明时成化进士,弘治中任尚书(17)。
读音:Mǐxī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Héěrlā元代 “色目人” 姓氏。乃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 “火里刺”。
读音:Yuán元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。魏武侯公子元之邑,其后为元氏。二是改姓。后魏本姓拓跋,至孝文帝更为元氏。北宋时赵匡胤父名玄朗,下令天下玄姓改元姓。三是出自殷商元铣之后
读音:Āyú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Ēnkūn【综】 景颇族姓。属景颇支系,或作〔恩孔〕,汉姓为李、岳,居云南梁河邦角乡(166,167,168)。景颇族姓氏,乃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,为景颇支系。后或改为汉字姓“岳
读音:Jiǎjì【源】 春秋时晋侯灭贾,以封季佗射姑,称贾季,后因以为氏,见《姓苑》(17,62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苑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以祖辈名号为姓氏。源於狐姓。春秋时晋侯灭
读音:Duōluóhóng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那木都鲁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那木都鲁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Tóngluó【源】 唐时回纥外九部,第五姓为同罗氏,见《唐书》。同罗为铁勒之别部,以部为氏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《唐书》: ‘回纥九姓,五曰同罗氏。’ (
读音:Xùndūsī【综】元时人姓。阿塔海,逊都思氏,元时授江淮平章(399)。月鲁不花,蒙古逊都思氏,绍兴人,元元统中累官保定路达鲁花赤、拜南台中丞,至正中官浙西廉访使(57,61,399)。
读音:Gàilóu【源】代北姓(27,44,60),系出羯胡(70)。 【变】①亦作〔盖娄〕(12,27,63)、〔葢楼〕(17)。②后改为盖氏(27,44,60,70)。一说,后改为楼氏,后因避仇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