㡷
【源】 古时西方戎族姓,见《广韵》(17,24,60,239)及《玉篇》(86)。【望】 河西(17,418)。
极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音 ‘本’。《正字通》云: ‘戎姓’。”知其为少数民族姓氏。未详其他。
【源】 古时西方戎族姓,见《广韵》(17,24,60,239)及《玉篇》(86)。【望】 河西(17,418)。
极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音 ‘本’。《正字通》云: ‘戎姓’。”知其为少数民族姓氏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Chìshān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Shì【源】 ①伏羲帝有六佐,其一为视墨,见《论语·摘象辅》。一作视默,为视姓之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15,21)。②晋时鲜卑族有此姓(62)。【变】 一作式(17)。【布】
读音:Rǔtán【源】 东晋末南凉秃发傉檀之后,子孙以字为氏(17,62,63)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 《姓觿》注云: 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秃發(发) 氏。南凉秃发·利鹿孤之弟
读音:E-yántǎtǎ'ěr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(23,63,180)。【人】 阿颜塔塔尔喜佛,清满洲镶白旗人,授一等轻车都尉(23)。
读音:Yāojiēluō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,431)。
读音:Bóyào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巴雅尔岱”。
读音:Ăi【源】 霭翠,乃苗部阿画之裔,元末为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左丞兼顺元等处宣慰使,明洪武初归附,授怀远将军,世裔宣慰使,见《明一统志》(15,17,21,24,60)。其后为霭氏。【变】
读音:Pǐlóu【综】 北魏匹娄内干之女为齐神武皇帝高欢之武明皇后(7),生文宣等3帝(6,12,21)。亦作匹娄氏(7),后改为河南娄氏(6,7)。【人】 疋娄昭,一作娄昭,代郡平城人,齐神武明皇后
读音:Gǔlóng【综】 达斡尔族姓(莫昆名),属托木哈拉,汉姓为陶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系出托本“哈拉”,后或改为单姓“陶”,盖取其哈拉“托本”之首音谐其近似音之“陶”而得。见《中国人的
读音:Qūlì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,“唐有屈利失”。未详其源。(按: 疑“屈利失”为人名,并非复姓“屈利”而单名 “失”。姑收录以备考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