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静寿轩诗

静寿轩诗

一卷。清陶绍曾(1875-1900)撰。绍曾字仲甫,湖南安化人。为诸生,是陶文毅公曾孙,与其兄宪曾皆笃志好学,力追古人,虽兄弟皆不到三十中道夭折,而考订经史,著述斐然,校订汉书,即为王先谦《汉书补注》所采录,今世传二陶遗稿,颇为艺林珍重。此书为《二陶遗稿》中之一种,凡古近体诗三十二首,附录词三首,陶绍曾死后宪曾为之搜集、辑刊遗稿,宪曾兄弟的友人苏舆为之编订。卷中诸篇大都清俊超拔,不染尘氛,其中《为阴孙弟戏答周彦融》七古一首,《拟张茂先生励志诗》四言一首,皆颇见工力,《读渔洋》七律一首,格调即颇似渔洋。陶绍曾因中途夭折,成就未可限量,故以为年事所限,未能尽其才,其造诣遂止于此。”有光绪三十一年(1905)陶氏家塾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迹记

    一卷。未著编撰人姓名。书中所载碑刻,虽迄于金元,但从地理称谓上看,称江南不称南直隶,称江宁不称应天府,可推知为清代人所著。书中所录碑刻,分地编载。有些重要石刻没有收录,如杭州府南宋“石经”等;又如书中

  • 京山县志

    ①十卷,清吴游龙修,王演纂。吴游龙,字禹门,盛京辽阳(辽宁辽阳)人。王演,字鹿材,本县人,贡生,官大理评事。考京山,汉为竟陵县地,隋初置京山县,历代不改。县志自宋时附郡志,未有专书。明初沿宋志,志郡即

  • 书史会要续编

    一卷。明朱谋垔撰。朱谋垔字隐之,号八桂、人屋。濠州(今安徽凤阳)人。明宗室,封奉国将军。工书,擅榜书。除此书外又著《画史会要》。此书是续陶宗仪《书史会要》而作,采辑明代书家颇周详,由明太祖写起,先君后

  • 国朝著述未刊书目

    一卷。清郑文焯编。郑文焯(1856-1918),字俊臣,号小陂、权间、大鹤山人,奉天铁岭(今属辽宁)人,属八旗汉军正白旗,光绪年间举人,官内阁中书。性喜藏书,自将搜集所得清人著述未刊稿本编为是目,又名

  • 陌花轩杂剧

    七种。明黄方胤(约生活在嘉靖至万历年间)撰。方胤号醒狂,金陵(江苏南京)人。生平事迹均不详。清李斗《扬州画舫录》卷五据焦循《曲考》录曲七种,曰倚门、再醮、淫僧、伦期、督妓、娈童、惧内。题《陌花轩杂剧》

  • 尊闻居士集

    八卷。清罗有高(1734-1778)撰。罗有高,字台山,江西瑞金人。乾隆三十年(1765)中举人。少习技击,力敌数十人。后见雩都(今属江西)宋道原,乃潜心于理学研究。又师事宁化雷鋐。为学凡数变。晚交长

  • 杭州所著书三种

    三卷。清末民国初王守恂撰。王守恂天津人,生卒年不详。光绪年间举人,官巡警部郎中,民国年间任浙江会稽道尹,后调钱塘。三种为《阮南自述》一卷、《从政琐记》一卷、《杭居杂忆》一卷。其自记云:来杭道,时事纠纷

  • 李文恭公遗集

    四十六卷。清李星沅(1797-1851)撰。星沅,字子湘,号石梧,湖南湘阴人。道光进士,授编修。旋擢督广东学政,后历任陕西汉中知府,陕西、四川、江苏按察使,江西、江苏布政使,又任陕西、江苏巡抚、云贵总

  • 时事新论

    十二卷。英国李提摩太(详见《西铎》)撰。李提摩太曾于光绪十六七年间(1881-1882)主持《天津时报》之馆务,常撰文议政,持富民强国之说,其他报刊多转录之。1886年,他将五年间在《天津时报》上发表

  • 稽古录

    二十卷。北宋司马光(详见《资治通鉴》)撰。光撰《通鉴》及考异、目录,卷帙繁重。遂又著与《通鉴》相同年代的《历年图》,著《百官公卿表大事记》以相衔接。又纂述周威烈王二十二年(前404)上溯至伏羲之事,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