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雷刻四种

雷刻四种

六卷。清雷浚撰辑。雷浚生卒年不详,字深之,江苏吴县人。早年受业于江明经沅之门,为学古堂斋长。研治小学,颇有根底。钮树玉曾撰《说文新附考》一书,虽收录新附字四百零二个,然而于经典中所遗之字并没收录完全。雷浚便用《说文解字》与《中庸》、《大学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进行校核,寻觅《说文》中漏收之字,从《大学》中发现九字,《中庸》中发现十二字,《论语》中发现四十四字,《孟子》中发现七十六字,共一百四十一字,皆为《说文》中所不载,也为钮树玉书所漏录。雷浚还用钮树玉的方法,从历代经典,字书中广泛收录俗字,汇为《说文外编》十五卷。许慎《说文》引述经文是为了训释字义,而不是为了诂经,因而所引的经文有的用的是本义,有的用的是引申义或假借义,对此后人有所不察。加之许慎引证经文是本义还是引申义均末说明,故使后人无所适从。雷氏发现许慎引述经文的规律有三:一是引经文训释本义,二是引经文训释假借义,三是引经文训释引申义。雷浚《说文引经例辨》对《说文》引经各条逐一进行分析,使许慎的训释更为完善,字义更为准确。王筠《说文释例》对许书作了全面分析,雷浚此书则专论引经。雷氏之书堪与王氏之书媲美。另雷氏还收录了顾广圻《说文辨疑》。刘禧延治音韵学多有所得,然文多散佚,雷浚辑其佚文散帙,而成《刘氏碎金》一书附刊于后。《雷刻四种》目录:清雷浚《说文引经例辨》三卷,《说文外编》十五卷,《补遗》一卷,清顾广圻《重刻说文辨疑》一卷,清刘禧延《刘氏碎金》一卷。有清光绪十年(1884年)雷氏家刻本传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宁国府志

    ①三十四卷。清宋斅修,钱人麟等纂。宋斅,江苏长州人,乾隆十二年(1747)来任宁国府知府。钱人麟,江苏武进人,进士,官翰林院侍读学士。宁郡有志,创始于明成化年间,嘉靖中复修,万历三修,清康熙四修,乾隆

  • 两朝宪章录

    二十卷。明吴瑞登撰。瑞登字云卿,明武进(今江苏常州)人。由贡生官光州训导。著有《两朝宪章录》、《绳武编》。薛应旂纂洪武至正德九朝事迹为《宪章录》,瑞登因辑嘉靖元年(1522)至隆庆六年(1572)凡五

  • 汪水云诗钞

    一卷。宋汪元量(约1279年前后在世)撰。汪元量生平详见《湖山类稿》(辞目)。据此集卷末崇祯四年(1631)旧跋称:“夏日晒书,理云闲人钞诗旧册,得水云诗二百二十首,录成一帙。其刘辰翁所批点刊行者,藏

  •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

    见《证类本草》。

  • 续行水金鉴

    一百五十七卷。清黎世序等奉敕撰。此篇乃续傅泽洪之书而成。世序校阅档案,咨取图籍,以康熙六十年(1721)后,各书所载事宜,均载录完备。其于六十年以前之事关工程者,亦摘录之。道光十二年刻本。所述内容为:

  • 桂之华轩文集

    九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清代朱铭盘(1852-1893)撰。朱铭盘少倜傥,善属文,壮事张裕钊,他的文章本有骈体基础,又有古文功夫。章太炎为其文集作序云:其文上规晋宋,下亦流入初唐。文集中有些作品,如《东援

  • 金源札记等四种

    六卷。清施国祁编。施国祁字北砚,乌程(今浙江省吴兴县)人。其为人潜心笃学,然屡试不第。施氏熟读《金史》,其《金源札记》三卷及《金源又札》一卷均为校雠各本《金史》之作,为之辨体裁、考事实、订字句,得其错

  • 钦定剿平三省邪匪方略

    卷首九卷。正编三百五十二卷、续编三十六卷、附编十二卷。清桂庆等奉敕撰。卷首有清仁宗序、庆桂等恭进剿平三省邪匪方略表文,此外有清高宗御制诗三卷、仁宗御制诗六卷。是书汇集自嘉庆元年至嘉庆十四年有关镇压三省

  • 西园读书记

    四种,十三卷。清黄朝槐、黄朝桂撰。黄朝槐、黄朝桂,生平不详。黄朝槐《荀子诗说笺》一卷,是对俞樾《荀子诗说》之笺注,《何劭公论语义剩义》一卷,也为补俞樾《何劭公论语义》著作所未及者。黄朝桂《诗书古训补遗

  • 周官马融传

    一卷。东汉马融(79-166)撰,清黄奭辑。黄奭另有子夏《易传》辑本,已著录。马融,字季长,扶风茂陵(今陕西兴平县)人,官至议郎,博通经籍,为东汉著名经学家,郑玄、卢植皆出其门下。贾公彦《序周礼废兴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