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随州志

随州志

①四卷,清刘修,何藩等纂。刘,直隶高阳(河北高阳)人,进士,官随州知州。何藩,随州人,庠生。州志明以前无可考,成化十三年(1477)州牧伍希闵修志,嘉靖十六年(1537)州牧任德再修,又有州人颜木撰《汉东志》,为世所称。康熙初年,知州刘延何藩等取郡志,及前州志,参互考证,成书。《随州志》康熙六年(1667)刻本。修此志时,明成化以前旧志,或尚有成书,如论乡镇,则载考之永乐旧志。建置、沿革、风俗、土产等类,明初特详,成化以后采录甚简。户口、赋税,明有不同,搜求不易,故采辑也略。惟域池、廨署、官师、选举等类,远有所稽,近有所征,登载较为详备。② 十八卷,首一卷,清张晞纂修。张晞,字衡齐,顺天宛平(今北京丰台区)人,举人,官随州知州。康熙六年(1667)州牧刘修州志后,历百余年未曾补辑。张晞于乾隆五十三年(1788)莅任,因随州志在明朝伍希闵、任德清志俱已无存,据刘一书续修,于五十五年(1790)书成。《随州志》乾隆五十五年(1790)刻本。全书十八卷首一卷,分舆地、建置、田赋、官师、人物、附志六纲,三十六子目。此志沿革为全书纲领,历代隶属不同,名称互异,详考诸史,参以旧志,先列表立准,而后山水、人物、官师、选举等类,与他邑不至混淆。乡镇、户口、田赋俱遵《赋役全书》。当时州册,分别采录,与旧志有异同者,以次注之。旧志官职五代以前颇略,考诸史传,补入三十余人,其不系于随旧志列入者,删去三人,如宋代大臣,谪居外郡,不得目为官僚。又有带他郡职衔而安置随州者,旧志悉入职官,此编去其非州官属,及谪居随而未至者,他志人物,分类采列,仿诸史例。但儒林、独行等类,概以耆旧统之,孝义别立一门,艺文志录诗文,因与山川古迹,可互相参考。州志李太白、欧阳永叔所著诸篇以外,可传者寥寥。纪事之文,游览之作,颇不乏但增入甚少,实宁简而精,毋滥而杂。此志经张晞三年修辑,采辑旧志,十居六七,间有删补,俱确有所据。③ 三十二卷,首一卷,清文龄、潘亮功、傅诗、孙文俊修,史策先纂。文龄,蒙古正蓝旗人,贡生,官随州知州。潘亮工,广东举人。傅诗,广东举人。孙文俊字霭亭,浙江人,三人先后继知州事。史策先字吟舟,枣阳人,进士,官广平知府。乾隆五十五年(1790)知州张晞修州志后,历八十余年,文龄延史策先主持补修,不久文龄去任,潘亮功、傅诗、孙文俊踵而任之,至同治八年(1869)孙文俊在任时书始成。《随州志》同治八年(1869)刻本。全书共三十二卷首一卷,分为:卷一星野,卷二沿革,卷三疆域,卷四山,卷五水,卷六城池,卷七公署,卷八坛庙,卷九里甲,卷十田赋,卷十一学校,卷十二风俗,卷十三物产,卷十四古迹,卷十五寺观,卷十六基城,卷十七祥异,卷十八兵事,卷十九帝纪,卷二十职官,卷二十一名宦,卷二十二选举,卷二十三耆旧,卷二十四孝义,卷二十五忠勇,卷二十六、二十七列女,卷二十八侨寓,卷二十九方外,卷三十杂记,卷三十一、三十二艺文。前志总出六纲,诸目难以概括,如学田在田赋之前,帝纪在职官之后,卷一不首列星野而先沿革,不合志例,此志悉更正。凡志皆录兵事,张志独无,所有兵事,皆散见摭史,此志于摭史内逐条摘录,续以近闻,增忠勇一门。此志依据张志,变更体例,参酌弃取,极为审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礼记纂图注义

    十三卷。元彭廉夫(生卒年不详)撰。此书见乾隆钦定《礼记义疏》,杭世骏《续礼记集说》,而系辑自《永乐大典》,为《四库全书》纂修官戴震等所编。考此书卷次可知,卷一《曲礼》谓“礼之委曲细微者”一节,第二行有

  • 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

    八十卷。清贾祯等奉敕撰。是书起自道光三十年(1850年)正月,止于咸丰十一年(1861年)七月,首尾十二年。奉诏设馆纂而成书。是书编纂体例仿《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》,凡“上谕、廷寄以及京外臣工之奏折,各

  • 阳山志

    三卷。明岳岱撰。岳岱,邺郡人。阳山在苏州府城西北三十里。高八百五十丈。周围四十五里。东面阳,故名曰阳山。盖取山之东为朝阳,山之西为夕阳之义。以其远观有四面飞动之势,又名之为四飞。越绝书夫差自杀,越人葬

  • 河渠备征

    不分卷。傅云龙撰。傅云龙,德清人。官隶候补道。所著有《实学文导》、《续汇刻书目》以及纂喜庐丛书等。《河渠备征》傅氏钞本。不分卷,主要考证河道源流、脉络区域及各府州县有淀无淀。其引《畿辅安澜志》,记东西

  • 兵学新书

    十六卷。徐建寅(1842-1901)撰。徐建寅,一名寅,字仲虎,江苏无锡人。清末科学家徐寿之子。他早年就“素有大志,抱负雄才远略。”壮年时“苦志力学,久而弥笃,博闻强记,无书不读,凡学必精”(张罗澄《

  • 尔雅贯珠

    一卷。清朱铨编辑。铨字衡臣,浙江仁和人。尚辑有《山海经腴》。是编卷首有朱氏自识。正文分释训、释亲、释宫、释乐、祭名讲武、释器、田器网罟、肴食、衣服、旌旂、圭璧金石、弓箭羽革、释天、星名、释地、释山、丘

  • 沧浪诗话

    一卷。宋严羽(详见《诗集》)撰。此书或称《沧浪吟卷》,为闽中刊本,以诗话置诗集之前,为第一卷。袭其诗集之名,实非本名也。首为《诗辨》,依次为《诗体》、《诗法》、《诗评》、《诗证》,凡五门,末附《与吴景

  • 香草校诗

    八卷。清于鬯撰。于鬯有《校周易》已著录。是编从胡承珙《毛诗后笺》之说认为诗序可分为作诗与序诗两类。作诗即专就一事一物比兴成文,所要表述的意志情趣尽在篇句之中。序诗则撮举众诗美刺之意,一诗所歌咏者往往又

  • 周易廓

    二十四卷。清陈世熔撰。此书为陈氏研易的代表著作。之所以取名《周易廓》,是因为“扬雄有言,杨墨塞路,孟子辞而辟之,廓如也”的缘故。其书第一卷至第十六卷为释上下经中的六十四卦。卷十七、十八为释系辞传。卷十

  • 逆降义

    一卷。南朝宋颜延之(384-456)撰,清马国翰辑。颜延之,字延年,琅玡(今山东临沂)人。少孤贫、好读书,文章之美,冠绝当时,与谢灵运齐名。宋初为太子舍人,历始安、永嘉二郡太守、秘书监、光禄勋太常,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