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金石学补录

金石学补录

三卷。清陆心源撰。陆心源(1834-1894),著名藏书家。字刚甫,号存斋,晚号潜园老人,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。咸丰举人,光绪时官至福建盐运使。其藏书处有三:一名皕宋楼,藏宋元刻本及名人手钞本;一名守先阁,藏明清刻本;一名十万卷楼,藏普通书。著《潜园总集》等。陆氏撰此书,欲补李迂孙《金石学录》之缺。书中著录自汉至清共一百七十余人。至光绪十二年(1886),又复博采群籍,证以闻见,又得一百六十余人。重加编次,定为三卷。加上李迂孙原书所录,共八百余人,古今言金石者均略备于此。李书所录兼收同时代人,而陆书却断自已往。李书所引均不注明出处,陆氏此书,每条都标明所引据之书,体例尤为谨严。本书发凡起例,均出于陆心源,而采辑方面,魏锡曾出力较多。本书所订正李书有关条目,大体皆甚得当。如李书谓古地理书中言石刻者,以郦道元《水经注》魏收《地形志》为最早。而陆氏历举郭缘生《述征记》、载祚《西征记》以纠正之。又《隋书·经籍志》记录载延之《西征记》二卷,载祚《西征记》一卷,李迂孙未能称引。而陆氏辨延之即载祚之字,二者为一人。凡此考证之精,非李书所及。此书为光绪十二年(1886)自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老子道德论述要

    见司马光《道德真经传》。

  • 二徐说文同异附考

    不足卷。清董诏撰。参见《说文测议》。此编见于《说文测议》第七卷。二徐之异,不下千事,而董氏所考仅二十一字,实乃挂一漏万,无足轻重。

  • 含素子麈谭

    十卷。明朱清仁(生卒年不详)撰。朱清仁,号怀白,别号含素子,黄州(今属湖北省)人,流寓南昌为道士。撰有《含素子麈谭》十卷。此书分条札记,依类分为《行品》、《玄真》、《圣居》、《佛说》、《审世》、《博记

  • 道统录

    二卷,《附录》一卷,清张伯行(1652-1725)撰。张伯行,字孝先,号敬斋,仪封(今河南兰考)人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)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。其学以辟陆王、尊程朱为基本宗旨,是继陆陇其之后维护朱熹理

  • 乐记

    一卷。汉刘向校定,辑佚书,清马国翰辑。此书久已失传,唯《汉书·艺文志》载:“武帝时,河间献王好儒,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,以作《乐记》。”又云:其内史丞王定传之,以授中山王禹,禹成帝时数言其义

  • 卫生简易方

    见《卫生易简方》。

  • 说文新附通谊

    二卷。清毛际盛撰。参见《说文述谊》。钱大昕尝云:“《说文新附》,徐鼎臣奉诏增入,非得已也。如‘经典通用某’,‘古通用某’,皆示有不必附之意,有业自纠正者。”毛氏本其师钱氏之说,对《新附》字博引古籍,加

  • 后周文纪

    八卷。明梅鼎祚(1549-1615)编。生平见《才鬼记》。梅鼎祚仿冯惟讷《古诗纪》之意,辑陈、隋以前之文,编为《文纪》,此为其一。“后周”之谓,源于卢思道所作《兴亡论》;仅以史称,以别国号,固无实义。

  • 六书指南

    二卷。明李登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登字士龙,号如真生,上元(今江苏南京)人,官新野县丞。是书成于万历壬辰(1592年),用千字文体,以四字为句,辨俗传讹体之字,供教诲童蒙之用。然而俗字很多,搜罗不备,又

  • 唯室集

    四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宋陈长方(1108-1148)撰。陈长方,字齐之,号唯室先生,福州侯官(今福建福州)人。绍兴八年(1138)进士。曾官江阴县学教授。长方父陈侁,与游酢、杨时、郑浩、陈侁等交游颇深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