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量处轻重仪

量处轻重仪

二卷。唐代释道宣撰。道宣生平事迹详见《四分律合注戒本》辞条。《量处轻重仪》作于唐贞观十一年(637),乾封二年(667)重修。在自序中,详明亡五众物量处轻重。立制听二门,制门分三,谓三衣坐具灌水袋。听门分四,称之为百一诸长粪扫衣,檀越施亡五众物。在明亡五众物中,更张十门。即:制人僧余处不得,封亡者分法不同,同治共财不同,嘱授是非,负愤还否,定物重轻,具德赏劳,分物时节,正分加法,杂明受物。此仪专详断割重轻之条,细明十三之别。即:一、僧伽蓝,二、属僧伽蓝园田果树,三、别房,四、别房物,五、瓶瓮斧釜灯台,六、重物,七、床褥,八、氍毹,九、守僧伽蓝人,十、车舆,十一、澡灌、锡杖、扇,十二、杂作器具,十三、衣钵坐具缄筒。其物品重轻,均依位次就人,使其物用有据,法规遵行。四科条理有:一、局限常住僧物,二、四方常住僧物,三、四方现前僧物,四、当分现前僧物。卷末以仪门作结,依类广释。大意有:一、制令畜物人轻,告明僧人不宜以物质为重;二、制不令畜物人重,说明万法皆空,贵在人修善法;三、听开畜物通轻重,明示以仪之规,分晓畜物轻重,安份守己,听法自便。在收诸类中,以三例分之,即:一、性轻性重,二、事轻事重,三、用轻用重。此仪划清了对待精神与物质的佛家立场和观点,“于是迷悟两开”;规定了成文义理,使“明乎此者,庶可以执物案文”;明示了物品轻重以位就人,使之僧举有据遵行,“足镜规猷”。其具有很大指导作用和深远影响。现有天津刻经处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国美术

    二卷。英国人布洒耳撰,戴岳译。布洒耳,生卒年不详,为北京英国公使馆医师,在中国居住三十余年,留心于中国艺术,归国后承英国教育部之命,编撰该书。《中国美术》分上、下两卷,共十二篇。其中上卷记石刻、建筑、

  • 周礼订义

    八十卷。宋王与之撰。王与之生卒年不详,字次点,南宋温州乐清(今浙江乐清)人。曾从陈松溪学六官要旨。任宾州文学,泗州通判等。此书是淳祐二年(1242)行在秘书省准敕访求书籍时牒温州所得,特补一官授宾州文

  • 旧唐书

    二百卷,刘昫等撰。刘昫,算不上是什么史学家,只因其在书成前一年作为监修宰相对全书定稿起过直接作用,书成后又领衔上奏,故题名“刘昫等撰”,沿袭至今。《旧唐书》的纂修,先后换过三任监修宰相。首任赵莹(88

  • 福山县志

    十二卷。清罗博修,鹿兆甲纂。罗博字龙山,河南郑州人,进士出身,康熙十一年(1672)任福山知县。鹿兆甲字鼎擢,邑人。福山县,春秋属齐郡;汉为东莱县两水镇,以清洋、大姑二河汇于左,故称两水镇;金阜昌二年

  • 绮咏

    一卷。《绮咏续集》一卷。明汪汝谦(约1610年前后在世)撰。汪汝谦,字然明,安徽歙县人。生卒年不详。《江南通志》称其移居武林,招集胜流,为湖山诗酒之会。故是集大抵征歌选妓之作。然而其前集由陈继儒序之,

  • 尚书集传或问

    二卷。宋陈大猷(生卒年不详)撰。其字、号均不传,两浙路东阳(今属浙江省)人。绍定二年(1229)进士,由从仕郎历六部架阁,事迹不详。大猷论《尧典》“敬”字条下,首举“心之精神谓之圣”,其学盖出于杨简。

  • 谈天

    十八卷。英国侯失勒·约翰(1792-1871)撰,伟烈亚力口译,李善兰、徐建寅笔受。侯失勒·约翰父维廉系英国天文学者,以发现天王星著名于世。约翰亦以治天文学著《密体》于当时。是编为其所撰《天文学》纲要

  • 世医得效方

    十九卷。元危亦林(1277——1347)撰。危亦林字达斋,南丰(今属江西)人。为五世名医。家世业医,博览医书,对内、妇、儿、五官,整骨诸科均有研究,尤擅长骨伤科,曾任南丰医学教授。此书根据古方与五世家

  • 平山冷燕

    二十回。原刻本不题撰人,有天花藏主人序,观其内容实为作者自序。后来刊本有题“荑秋散人”、“荑狄散人”、“荻岸散人”、“夷荻山人”者。清代有人认为作者是康熙年间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张匀或张劭,但证据不足

  • 中国医学大成

    十三集。民国曹炳章辑。该书分类收辑唐代以来医学著作,以明清著作为多。十三集每集一类,有的大类内再小类。第一集医经类、第二集药物类、第三集诊断类、第四集方剂类、第五集通治类、第六集外感病类、第七集内科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