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重辑苍颉篇

重辑苍颉篇

二卷。近代王国维撰。参见《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》。《苍颉篇》本为秦相李斯所作,汉人合以车府令赵高所作《爰历篇》、太史令胡毋敬所作《博学篇》为《苍颉篇》,而后扬雄作《训纂篇》、贾鲂作《滂喜篇》,合之号曰《三苍》。至唐宋之时,《三苍》皆已亡佚,故近三百年来小学家无不以搜辑《苍颉篇》为当务之急。乾隆间有孙星衍自唐释玄应《一切经音义》及张揖、郭璞二家旧注辑《三苍》,稍后任大椿与马国翰续有辑述。光绪中叶存于日本的古佚书顾野王《玉篇》原本、杜台卿《玉烛宝典》、慧琳《一切经音义》、希麟《续一切经音义》复入中国,于是陶方琦以之续孙氏书,顾震福以之补任氏书。随后曹元忠复辑陶氏之遗,陈其荣得陈鳣所校孙本复采孙、陈未见之书合为一编。至此《仓颉篇》辑本已有七家,还未把诸可宝、王仁俊、龚道耕、黄奭等辑佚家算在内。以上诸家皆有一失,就是对班固《汉书·艺文志》所谓“《史游》、《急就》皆《仓颉》正字”一语不曾措意,竟没有采录《急就》者。王氏此辑出诸家之后,故能力矫诸家之失,以敦煌塞上所出之汉残简及《急就篇》所用“仓颉正字”为上卷,并附以扬雄、杜林、张揖、郭璞对其中各字的说解,其余古书所引《苍颉》、《三苍》之字,悉入下卷。其体例是,别本字与注为二,沿用孙书之例以《说文》540部首为之类次。条理精详,便于寻检,在诸家辑本中可谓后来居上。王氏此辑亦不完备,陆法言《切韵》、孙愐《唐韵》、陈彭年《广韵》、丁度《集韵》、岛田翰《古文旧书考》所引皆未辑入下卷,慧琳、希麟之书亦因未见海印寺高丽大藏经本采录不全,诚有遗珠之憾。此编作于1918年秋,王氏方主讲于上海仓圣明智大学,遂以全稿售诸大学主事者姬佛陀,姬氏因之冒为己作,此本即是广仓学宭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六观楼文集拾遗

    一卷。清许鸿磐(约1762-?)撰。许鸿磐字渐达,号雪峤。济州(今山东济宁)人。卒于道光二十六年(1846)以后。乾隆四十六年(1781)进士。历官指挥、安徽同知泗州知州等职。著有《方舆考证》。考订详

  • 传砚斋丛书

    十种,二十六卷。清吴丙湘(详见《蛰园丛书》)编。丛书收江都著名学者焦循、徐石麒两家著作共十种。焦循为清代儒学大师,著述极多,遗稿多未刊刻,丛书收其《邗记》六卷、《红薇翠竹词》一卷、《仲轩词》一卷、《理

  • 高阳诗文集

    二十卷。明孙承宗(约1646年在世)著。孙承宗,字稚绳,高阳人。万历年间进士,天启初累官兵部尚书,东阁大学士。著有《高阳诗文集》。是集凡二十卷,其中,一卷至九卷收五、七言诗,第十卷收词,十一卷至二十卷

  • 白沙集

    九卷。明陈献章(1428-1500)撰。陈献章,字公甫,新会(今属广东)白沙里人。世称白沙先生。受学于吴与弼。正统十二年(1447)举人。曾应召,授翰林院检讨而归,自后屡荐不起。一生唯重心性之学,主静

  • 祭义

    祭不欲数,数则烦,烦则不敬。祭不欲疏,疏则怠,怠则忘。是故,君子合诸天道,春禘秋尝。霜露既降,君子履之,必有凄怆之心,非其寒之谓也。春,雨露既濡,君子履之,必有怵惕之心,如将见之。乐以迎来,哀以送往,

  • 午窗随笔

    四卷。清代郭梦星(生卒年不详)撰。郭梦星著有《尚书小札》等著作。此书属于札记,记载考证内容较杂,阐述经义、考据论证史事及清代的一些掌故、杂事,也有一些诗文之类考证。书中不分门类,评说经义之处多不符正统

  • 春秋三发

    五卷。明冯士骅(生卒年不详)撰。士骅字仲先,一字大蘧,古吴(今江苏苏州)人。据该书卷首自序,可知土骅大约活动于明天启、崇祯时。《春秋三发》也是为科举制义而作。元代考试鉴于《春秋》一经,可以出题的不过七

  • 碧川文选

    四卷。明杨守址(1436-1512)撰。杨守址,字维立,号碧川,鄞县(今浙江宁波市)人。明成化十四年(1478)进士,累迁翰林院侍读学士、南京吏部右侍郎,进尚书。守址博极群书,以乃兄守陈为师,学行相等

  • 春秋讲义衷

    十二卷。清团维墉撰。维墉字雉高,号椒灯,又号蕉墩,仪征(今江苏仪征)人。该书是作者研究《春秋》之作,辑录前人之说,进行折衷,不专主一家之言。该书有清嘉庆壬申(1812)刊本。

  • 道光中枢政考续纂则例

    四卷。清长龄(1758-1838)等奉敕修。长龄,萨克图克氏,字懋亭。蒙古正白旗人。生员出身。历任总兵、提督、陕甘总督、云贵总督等职。是书为明亮等续修《中枢政考》后,又为续纂则例之编。共有八旗一卷、绿